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9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罪恶之火)
材料一 一根又黑又长的巨大烟柱直插蓝天,表明行动已经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烟柱不断扩展、变厚,越来越浓,给北京城罩上一层黑云,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当我们接近圆明园时,大火发出骇人的劈剥和呼啸声。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一场战争有关?这一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愤怒之火)
材料二 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
(2)材料二中的情景出现在什么运动中?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
(革命之火)
材料三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土地分配的标准……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边界的斗争”是指什么?在这场斗争中形成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理想之火)
材料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结合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鲁迅笔下最早出现孙中山的名字是在1925年4月8日致许广平的私信中。因正逢孙中山逝世,所以,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孙中山。鲁迅写道:“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他们似乎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
——刘明刚《鲁迅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刘新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军官学校是指哪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这首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这一点的?
(4)从材料二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到材料三中的中国共产党“有一支……人民军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策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时间从1931年开始的依据。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你认为今天中日两国友好相处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4.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首悲壮的史诗。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31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淞沪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遵义会议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共9题)

5.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
①联俄、联共 ②扶助农工 ③民族、民权 ④平均地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
7.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这一节日的确定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8.
1927年秋,***在秋收起义受挫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武装斗争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城市包围农村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9.
下列战役,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百团大战 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④太原会战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0.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
A.东北地区B.平津地区C.淞沪地区D.西北地区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而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多少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A.30年
B.35年
C.45年
D.50年
12.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13.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4.填空题(共3题)

14.
历史遗迹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
(1)圆明园残迹像一座纪念碑,记录侵略者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这里的“侵略者”指的____________。
(2)“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