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8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9

1.综合题(共4题)

1.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1842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 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 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定格的历史一页。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的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三大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 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 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 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15万匹。
——《中国近代史》
(1)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奏请开办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3)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即实行“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 法”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从中国现实的状况分析,唯一的出路就在于要“采法俄日”,实行“君民 共主”的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 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 都不推辞。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在学习西方上的主要观点。
(2)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主张相关的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名称。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12月,***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说:“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 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 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谈话,他说:“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 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材料一表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产生了什么政治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国民政府的什么政治态度?这一政治态度对国共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选择题(共18题)

5.
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关天培率兵奋起抵敌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6.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 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8.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张之洞B.李大钊、胡适C.康有为、梁启超D.曾国藩、奕訢
9.
下面是1921 -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表。据表格内容可以推出的是( )
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革命道路的开辟
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10.
某学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湘江B.湘西C.遵义D.泸定桥
11.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2.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重庆谈判
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
A.深人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4.
“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A.占领中心城市B.实施战略决战C.和平夺取政权D.农村包围城市
15.
“我在重庆期间,前方和后方都必须积极活动,对蒋介石的阴谋都要予以揭露,对蒋介石的一切挑 衅行为,都必须予以迎头痛击,有机会就吃掉它,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我军的胜利越大,农民 群众活动越积极,我的处境就越有保障、越安全。须知蒋委员长只认得拳头,不认得礼让。”可见, ***认为重庆谈判( )
A.是蒋介石为赢得内战准备时间而实行的计谋B.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
C.加速了解放战争的爆发D.标志着国共两党关系的彻底破裂
16.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百团大战―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17.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 和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动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 的中国共产党( )
A.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18.
下列对西安事变发生原因的看法,错误的是( )
A.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B.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
C.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D.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华北,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19.
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 为合适的是(  )
A.抗日战争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0.
下列图片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以下能作为揭露日本法西斯最有力的证据是( )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
21.
下面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Z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22.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B.可以用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