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1)解释材料一中条约的内容并指出其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条约内容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1)解释材料一中条约的内容并指出其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条约内容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主要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京城火器营,尤 宜先行学习炸炮,精益求精,以备威天下、御外侮之用。”
材料二李鸿章又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 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李鸿章分别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具体表现?(各举一 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京城火器营,尤 宜先行学习炸炮,精益求精,以备威天下、御外侮之用。”
材料二李鸿章又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 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李鸿章分别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具体表现?(各举一 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臣国藩上年在天津办理洋务,经任江苏巡抚丁日昌奉旨来津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造等事,无一不与 用兵相表里。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 变科学。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在材料一中,曾国藩提出了什么教育主张?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2)梁启超的主张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有哪些主要表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窃臣国藩上年在天津办理洋务,经任江苏巡抚丁日昌奉旨来津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造等事,无一不与 用兵相表里。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 变科学。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在材料一中,曾国藩提出了什么教育主张?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2)梁启超的主张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有哪些主要表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主要启示。
2.选择题- (共19题)
5.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之处是( )
A.都规定有巨额赔款 | B.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
C.都规定开放通商口岸 | D.都扩大了英国在华利益 |
6.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8.
据史载,19世纪40年代,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B.自然灾害的严重 |
C.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人口减少 | D.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11.
‘旧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材料中的内容对中国的主要危害是( )
A.侵犯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 B.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
C.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
12.
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说:"1900年的对外战争,为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B.列强从中国攫取巨额赔款 |
C.列强在北京设立“使馆区” | D.列强对华实行协定关税 |
14.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 B.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C.火烧圆明园 | D.对华倾销商品 |
15.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
A.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C.创办近代新式学校 | D.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16.
据史载,轮船招商局从其创立到1893年的20余年间,“统计中国之利少入洋船已4000万银两。”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 B.加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 |
C.部分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17.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 | B.西方的学校教育 |
C.学习西方的制度 |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贪大求全,一有点小钱就不“安分守己—了,总是从自己所在的老本行跳到别的行业,以求多一条腿,多一条活路。虽然有些企业确实成功了,在不同的领域或行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大多企业都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缺少工匠精神,缺少精益求精的精神。而工匠精神所提倡的就是把自己所处的行业、所擅长的领域做到精、做到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寻求突破和长远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如何坚守“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