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一、二单元 检测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8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1

1.判断题(共1题)

1.
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改正: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
改正:
(3)康有为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
改正:
(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
改正:

2.综合题(共3题)

2.
近代中国遭遇外来侵略后,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教的启示……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握有财产的人恨之骨髓……天王兄弟及其臣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已签订的条约义务呢?这是极不可能的。
——摘编自美国公使向国务院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新宗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对太平天国所持态度。
材料二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摘自义和团的揭帖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反映了义和团怎样的局限性?
材料三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战士,并无耻的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
3.
近代列强侵华罪行罄竹难书。某班同学开展以“列强侵华的罪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数字书写罪行)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 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1)材料一中列强“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不良影响?
(图片控诉罪行)
材料二 1894年11月,日军侵入旅顺,数日之内血腥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约两万人,制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屠杀惨案。

(2)图1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中?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场景的认识。
(漫画揭示罪行)
材料三 下图是1898年法国漫画。漫画中,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

(3)图2漫画中为何没有美国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
(感悟烛照未来)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
——摘编自《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接受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请举一例加以证明。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摘编自《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列举题(共2题)

5.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深刻记忆。
(1)1851年,________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3)1898年,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搜捕维新人士,以谭嗣同为代表的“________”被捕遇害。
6.
民族英雄是国家的柱石、民族的脊梁。
(1)1841年,为抵抗英军进攻虎门炮台而壮烈牺牲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中,在吴淞之战中英勇牺牲的江南提督是_____________。 
(3)黄海大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________。 
(4)1900年,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____壮烈殉国。

4.选择题(共9题)

7.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使上海“海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8.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选择的是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黄海大战
戊戌变法
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邓世昌
康有为
 
A.镇江血战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D.义和团运动
9.
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该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D.使美国开始独霸中国
10.
(题文)某班同学在开展以“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列强的侵略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②发动侵略战争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唯一方式
③清政府一步步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从未停止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侵略斗争。以下属于义和团开展的斗争是
①廊坊阻击战 ②三元里抗英斗争 ③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④天津保卫战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3.
下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4.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
15.
戊戌年间,国难深重。维新志士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但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的荣誉和进身之道,使其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该措施是
A.奖励发明B.废除八股C.精简机构D.裁汰冗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