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海国图志》,提供了国人亟须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 中国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人说实现了,有人说没有实现,为什么?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该运动的前期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4)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海国图志》,提供了国人亟须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 中国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人说实现了,有人说没有实现,为什么?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该运动的前期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4)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4题)
2.
《中国近代外交史略》中提到,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其他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材料描述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4.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5.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 |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6.
“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并且从此永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新中国的成立 |
7.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中华民国建立 | B.五四运动爆发 | C.中国共产党诞生 | D.长征胜利 |
8.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9.
***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①需要革命阵地,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④大搞生产运动
①需要革命阵地,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④大搞生产运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0.
学者张益民认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领导人重新探讨社会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对农业中国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及行动方向的转变是( )
A.农民运动到城市暴动 | B.乡村到城市 | C.反蒋到联蒋 | D.城市到乡村 |
11.
有人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了一个灯谜,“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争议较大,其中有两个:屈原(原子弹)和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都正确,准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
B.都正确,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
C.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
D.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
12.
1945年9月,***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这说明( )
A.***尊重蒋介石的安排 | B.蒋介石是真心与***谈判的 |
C.共产党努力谋求和平民主 | D.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根本矛盾 |
14.
下图是2018年元旦天安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这是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的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田汉、冼星海 |
B.田汉、聂耳 |
C.丁玲、冼星海 |
D.赵树理、聂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