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86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起争战。求议和,在下关。
五口通,港岛占。议关税,失主权
最惠国,裁判权。坏主权,进程转
材料二 
明治后,日本强。侵朝鲜,灭北洋。
割台湾,赔银两。开口岸,设工厂
国事艰,改革忙。各阶层,救危亡
(1)材料一、二分别对应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坏主权,进程转”的含义。
(3)材料三中“国事艰,改革忙。各阶层,救危亡。”中的“改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两个方面概括近代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促使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2)据材料二,概括李鸿章进行洋务运动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三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3)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对李鸿章分别是什么评价?
3.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评论变法时说:“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2)材料二说明维新派的施政存在什么问题?
(3)从维新变法失败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2.选择题(共25题)

4.
下表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力范围’情况表”。下表中的现象出现在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沙俄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河附近岛屿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太平天国运动后
5.
“第一款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这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虎门条约》
6.
纪念碑、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
7.
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8.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英美联军
B.俄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英俄联军
9.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0.
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哪一内容直接相关(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中英协定关税B.割让香港岛
C.赔款2100万元D.开放五口通商
11.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
A.甘肃
B.台湾
C.新疆
D.西藏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13.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A.殖民地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下表是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该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左宗棠
15.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该材料内容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16.
由“致远舰、邓世昌、吉野号”这些关键词可以概括的主题是
A.英法进攻北京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17.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材料中的挑战来自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8.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联批评的社会现象是
A.鸦片泛滥
B.虎门销烟
C.列强侵华
D.五口通商
19.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爆发D.《南京条约》签订
20.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21.
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22.
制作学习卡片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895年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目的: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
23.
西方一些史学家用“西方冲击中国全面革命之序幕—中国反应的模式”研究中国近代史,下面示意图B处应为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戊戌变法
24.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辱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金田起义,推翻清朝
25.
“戊戌政变”后,被捕入狱的他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临行前,他又对围观群众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2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
27.
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28.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2﹣a3|=10,a1a2a3=125.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