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8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3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帝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20世纪初)
材料三 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为什么“庚子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变化?“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从此进入了什么时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材料四 

(4)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哪一战役?图四中的签字仪式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图二、图三与图四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5)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近代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1)具体列举两例战役用以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举例即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
(4)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2.选择题(共20题)

3.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
4.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A.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5.
近代史上,英国强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广州等五口为商埠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7.
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8.
下面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④民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汉阳铁厂B.开平矿务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
10.
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
B.顽固派的阻挠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2.
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虎门销烟
13.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14.
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
B.
C.
D.
15.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6.
如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中共一大D.遵义会议
17.
“东方破晓映曙光,南湖龙腾涌激浪。志逐大同指新路,旗擎马列引国航。”这几句诗是为了纪念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解放战争胜利
18.
(题文)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
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19.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20.
抗日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在“十四年抗战”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下列人物中最早进行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
A. 杨靖宇 B. 佟麟阁 C. 赵登禹 D. 张自忠
21.
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
22.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