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自强和求富指导下,1876年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虽然只有14公里,却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清廷花费28.5万两白银从英国商人手中买下来将之拆毁……原因是修铁路惊动了祖先,破坏了千年农耕模式。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材料三

——根据(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数据编制
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观念与习俗的变化……推动中国的现代人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静悄悄的革命”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与哪一场运动有关?
(2)材料三B点之后中国的铁路里程呈现什么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铁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自强和求富指导下,1876年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虽然只有14公里,却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清廷花费28.5万两白银从英国商人手中买下来将之拆毁……原因是修铁路惊动了祖先,破坏了千年农耕模式。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材料三

——根据(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数据编制
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观念与习俗的变化……推动中国的现代人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静悄悄的革命”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与哪一场运动有关?
(2)材料三B点之后中国的铁路里程呈现什么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铁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某校八年级黎明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材料一认为这些事件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27年,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
(2)材料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以谁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3)从图一到图二,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
(4)图二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使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收获与拓展)
(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材料一认为这些事件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27年,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
(2)材料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以谁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3)从图一到图二,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
(4)图二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使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收获与拓展)
(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3.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法国大革命有哪些历史作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哪一部文件反映了对“绝对王权”的打击?材料三中“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的是哪一部法律?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颁布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一中“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世界性意义?(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法国大革命有哪些历史作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哪一部文件反映了对“绝对王权”的打击?材料三中“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的是哪一部法律?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20题)
5.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6.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7.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11.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对日军的一次伏击战 |
B.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胜 |
C.台儿庄战役是由李宗仁指挥的 |
D.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12.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A.新中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13.
***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发言中说:“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段讲话明确了“三大改造”的
A.背景 |
B.内容 |
C.意义 |
D.方法 |
16.
1972年2月,周恩来对一位来华访问的国家领导人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周恩来的感慨针对的是
A.中苏关系 |
B.中英关系 |
C.中日关系 |
D.中美关系 |
17.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对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度反击。你认为特朗普政府这一做法违背了我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哪一项内容
A.互不侵犯 | B.平等互利 | C.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D.互不干涉内政 |
18.
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图)。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
课题 |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
美国的独立 |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
B.步入近代 |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D.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
19.
《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
D.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
21.
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 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
C.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 D.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
22.
14-16世纪,欧洲文化领域发生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运动 |
B.新航路开辟 |
C.美国南北战争 |
D.殖民扩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