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将下列相应的事件、事件开始时间、相关人物用直线连起来(10分)
1947年 公车上书 李宗仁
1938年 遵义会议 刘伯承
1948年 台儿庄战役 康有为
1935年 挺进大别山 林彪
1895年 辽沈战役 ***
1947年 公车上书 李宗仁
1938年 遵义会议 刘伯承
1948年 台儿庄战役 康有为
1935年 挺进大别山 林彪
1895年 辽沈战役 ***
2.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中的“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2分)
(2)引用材料中的文字,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理由。(4分)根据材料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中国共产党主张以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3分)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中的“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2分)
(2)引用材料中的文字,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理由。(4分)根据材料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中国共产党主张以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3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闻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中国革命歌谣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的发生有何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中的“秋收暴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暴动”的地点在哪里?(2分)
(3)“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4分)2011年是纪念“八一”多少周年?(2分)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闻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中国革命歌谣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的发生有何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中的“秋收暴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暴动”的地点在哪里?(2分)
(3)“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4分)2011年是纪念“八一”多少周年?(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这首诗是谁写的?(2分)材料中的“大江”指哪条江?(2分)
(2)“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2分)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怎样的革命思想?(4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这首诗是谁写的?(2分)材料中的“大江”指哪条江?(2分)
(2)“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2分)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怎样的革命思想?(4分)
3.选择题- (共35题)
12.
近期南美洲备受世人关注.2016年4月17日厄瓜多尔发生7.5级地震,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9.
2005年9月18日,恰逢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有位同学在这天写了一副对联,你认为应该是下列哪一副
A.月映华夏魂,腾飞中国龙 | B.雄鸡舞婵娟,两岸一家亲 |
C.月圆神州情,勿忘国耻恨 | D.奋臂揽明月,随手摘星辰 |
20.
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m,CD=6m,点P到CD的距离是3m,则P到AB的距离是{#blank#}1{#/blank#} m.
24.
北海市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 B.英勇抗日,同仇敌忾 |
C.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34.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铁片ABC的两条直角边BC、AC的长分别为6和8,如图所示,分别采用(1)(2)两种方法,剪出一块正方形铁片,为使剪去正方形铁片后剩下的边角料较少,试比较哪种剪法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