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8-2019(上)八年级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82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说明它的地位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三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结合史实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4)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对接下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14题)

3.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4.
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扶清灭洋”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5.
下边这幅漫画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者画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局面
B.它深刻地让人感知到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它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殖民掠夺
D.此后不久,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展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6.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8.
“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创办京师大学堂B.开放言论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9.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不包括( )
A.湖北织布局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D.汉阳铁厂
10.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办新式学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1.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
12.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13.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4.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15.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16.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