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老圩中心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97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在打响推翻二千余年封建专制帝制第一枪的中部城市武汉市,不仅有大批历史遗迹遗址遍及武汉三镇,还有大量散落民间的文物资料,……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新华网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Democrcay)和赛先生(Sience),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判断这两个企业创办于什么运动期间?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在中国近代掀起了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回答康有为认为怎样做才能使中国“治强”?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到的“德先生” 、“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5)请你为以上材料归纳一个探究主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天主教在欢乐的人间所掌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假若不是这样的说,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但丁《神曲》
材料二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他激烈择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的势力是建立在“成见与无知”基础上的。他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但丁在批判什么?从材料二中能看出莎士比亚在赞美什么?
(2)两人的作品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
(3)材料三引文中的“他”是谁?他是哪场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
(4)上述的两大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材料一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林肯赢得内战的真正目的何在?
(2)材料二所说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国别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其他
1870年
23..3℅
13.2℅
31.8℅
10℅
21.7℅
1913年
35.8℅
15.7℅
14℅
6℅
28.5℅
 
材料二:1913年各国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国别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位次
1
4
5
2
 
材料三: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的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欧洲国家中谁的发展速度最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2)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任何人”“他人”指的是哪些国家?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在哪一方面?
(3)这一矛盾的发展最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导致这一灾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5)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2.选择题(共20题)

5.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6.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持此主张的清朝重臣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
8.
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9.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 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10.
“1898年”“百日维新的成果”“第一个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这些信息指向( )
A.黄埔军校B.清华大学C.京师同文馆D.京师大学堂
11.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兴办实业B.创办学堂C.筹划海防D.投身教育
12.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使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B.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引发了西欧殖民掠夺的狂潮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3.
1783年12月,华盛顿在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B.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颁布《权利法案》D.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4.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15.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16.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17.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18.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哪部文献的内容?(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19.
学习了《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一课后,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出现B.富尔顿——汽船
C.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D.史蒂芬孙——火车
20.
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历史任务是(   )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21.
下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 ( )  
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
C.华沙条约组织D.轴心国
22.
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时代。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发明家是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
2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⑥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⑧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⑨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⑩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⑪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⑫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⑬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⑮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⑯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24.
有专家说:“就像1914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这起“小事件”是 ( )
A.克里木战争B.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C.萨拉热窝事件D.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