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974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3

1.综合题(共3题)

1.
风靡一时的科技浪潮。
材料一、

(1)对比两张图表,分析英国发生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新华网:中国正在研发“高速飞行列车”,该列车采用“磁悬浮加低真空管道”,利用真空环境和超音速外形减少空气阻力,再通过磁悬浮减少摩擦阻力。4000公里时速,北京到上海仅20分钟。
(2)材料二中“列车”最早出现于哪个国家?它起初的动力是什么?列车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重大变化?
材料三 泰晤士河被英国人习惯地称为“老父亲泰晤士”。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是:“Y0ur MoNEY or、Yrour LIFE!”

(3)这一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综上所述,人类应当如何正确利用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
2.
步入近代的西方国家。
材料一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为英国找到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方法是什么。这一方法体现了哪一原则?它出自英国哪部文献?
材料二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2)材料二中的美国革命具体指什么?一个独立的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主要表现为什么?
材料三 拿破仑在《给儿子的遗训》中说道: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3)拿破仑是如何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的?他在法国、欧洲注入的新思想有哪些?(举出两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1)依据材料指出,西班牙国王派遣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什么、哥伦布主张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哥伦布如此满怀信心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哥伦布如此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3)新航路开辟有什么重要的积极作用?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的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三2007年3月25日是英国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这个纪念日是很特别的一天,200年前英国国会废除奴隶贩卖,并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这制度是人类史上羞耻的一段历史。”
(4)“这制度”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它对当时的英国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24题)

4.
阅读历史著作,可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下表是某同学阅读的历史著作的部分章节,他阅读的著作最有可能是(  )
A.东西方的隔绝B.晚清政府的徘徊C.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5.
利用表格整理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有一处出现了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对世界
A.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
B.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对中国
C.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
D.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A. A B. B   C. C   D. D
6.
通过历史事件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和易混点,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下表中有关美国独立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名称
相同点
美国独立战争
①是正义战争②都经过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③都有国际上的援助④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中国抗日战争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7.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9.
汉谟拉比深知要想完成统一,就必须要巩固内部统治,积蓄力量。因此在当政的头几年里,他向北方亚述称臣,并致力于制定法律,建设翻修神庙、城墙和公共设施,另外还疏通河渠,向各城镇的保护神奉献祭品,积极扩充军备。他深藏不露,周密严谨地准备着统一战争。以下信息不属于从上述材料中总结的是
A.汉谟拉比有统一两河流域的雄心B.为了实现统一,汉谟拉比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C.为了巩固统治,《汉谟拉比法典》诞生D.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涉及多个领域
10.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种土地关系带来的变化是
A.促进了农业发展B.推动了资本主义化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11.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小明在旅行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有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他旅行之地可能是
A.来克星顿B.萨拉托加C.约克镇D.波士顿
13.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1789年”“《人权宣言》”“罗伯斯庇尔”等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是
A.英国的新生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的独立D.美国援助法国大革命
14.
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工业革命之父”。瓦特获得这一盛誉源于
A.创建微积分B.改进“蒸汽机”C.发明火车机车D.提出“进化论”思想
15.
“联邦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并且各州的关税壁垒以及纸币的滥发,也使国内的商品流通极其不畅。”上述材料有助于学习
A.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B.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D.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因
16.
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记忆,它包含着欢笑、痛苦、成长、蜕变,是生命定格下最唯美的音符,是每个人心中最动听的旋律。歌曲“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所能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神权至上”B.人文主义C.奉献社会D.民主、自由、平等
17.
他“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他的代表作是①《神曲》②《最后的晚餐》③《哈姆雷特》④《罗密欧与朱丽叶》⑤《蒙娜丽莎》
A.①⑤B.②③C.③④D.②⑤
18.
“以1492年作为分界,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换正改变着旧大陆的面貌,从人的生活饮食结构、经济生产方式,超越了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这里主要叙述的事件是
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 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
C. 亚历山大东征开始
D. 达·芬奇创作出《蒙娜丽莎》
19.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立场的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观点。如果你是生活在美洲的土著人,评价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观点可能是
A.恶魔;带来深重灾难B.英雄;促进了文明融合
C.航海家;推动了发现“世界”D.探险家;敢于冒险,发现新大陆
20.
16—18世纪,地理大发现大大刺激了欧洲人进行领土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野心。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取得发展的资本,需到海外殖民,掠夺大量金银。因此,一场汹涌的海外殖民风潮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下列不属于欧洲殖民者给殖民地区带来的灾难的是
A.土著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B.欧洲文化生活方式传播到当地
C.巨额财富流入欧洲
D.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21.
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递交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向人民征税和借贷;不依法律和未经法庭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剥夺其财产;不许在居民家中驻扎军队等。《权利请愿书》制定的目的是
A.限制国王的权力B.提升英国民众的参政意愿
C.叙述了资本主义手工业的阻碍D.指出英国国王生活奢侈
22.
詹姆斯一世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的至高地位,宣布议会的权力也是从国王那里获得的,它的使命只能是向国王提出自己的愿望,而无权讨论国王的行动。他甚至说:任何人议论上帝就是渎神,议论君主就是叛乱。詹姆斯一世的做法
A.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B.使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C.使英国的各项法律制度面临被废除的境地
D.使他成了“议会主”
23.
“到巴士底去!到巴士底去!”1789年7月14日,人们呐喊着,像大海的怒涛一样涌向巴士底监狱。它点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
24.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以下有关图l和图2所示两位人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位人物在位时两国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两位人物都被推上断头台
C.两国建立共和国都是在两位人物被处死后
D.两位人物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25.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6.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熔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这里,人们使用的官方语言可能为
A.俄罗斯语B.葡萄牙语C.西班牙语D.意大利语
27.
第一国际成立之初,由于有多种政治思想派别参与,所以要把国际建成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可以说各派是同床异梦,各有所图。马克思面对这样多派别错综复杂、多种谬见纷呈的局面,潜心竭力,机智应对,力排众议,巧妙成章,草拟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这样两份重要文献。马克思是执意要把国际建设成为政党性的国际工人阶级联合组织。由此可见
A.第一国际成立之初遭遇到多种困难
B.卓越人物的突出贡献对历史事物的发展十分重要
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核心领导
D.马克思最伟大的成就是创立了第一国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