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连线
(2)请将以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
(3)上述历史事件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列举在此过程中涌现的两位爱国人物。
(1)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连线
观点 | | 历史事件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 | 戊戌变法 |
| | |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 辛亥革命 |
| |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 新文化运动 |
| | |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 洋务运动 |
(2)请将以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
(3)上述历史事件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列举在此过程中涌现的两位爱国人物。
2.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7周年,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2)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

(3)根据以下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时间 | 事 件 |
1894年11月 | 兴建第一个革命团体( ) |
1905年8月 | 组建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革命政党( ) |
1912年元旦 |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
(2)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

(3)根据以下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历史学家指出:“……(此次)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2)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学生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4)结合所学和材料二,说一说新文化运动与此次运动的关系?
(5)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你认为我们今天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材料一:
时间 | 5月大事记 |
4日 | 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 |
5日 | 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
8日 | 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
9日 | 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
10日 | 32名学生受审 |
13日 | 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
14日 | 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
19日 | 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
20日 | 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
材料二历史学家指出:“……(此次)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2)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学生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4)结合所学和材料二,说一说新文化运动与此次运动的关系?
(5)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你认为我们今天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多年前爆发的学生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3)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材料一
90多年前爆发的学生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3)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2.选择题- (共27题)
7.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点正式开通,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可是170多年前香港岛在某次战争中被割占,请问这场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8.
2018年4月,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的青铜器文物“虎蓥(yíng)”(见下图)在英国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如果虎蓥确系为圆明园文物,它被劫掠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9.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廊坊大捷 |
C.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 |
10.
2018年9月21日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124年前沉没的经远舰,同时出水文物500余件。”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造成致远舰和经远舰沉没的战役是
A.丰岛海战 |
B.平壤战役 |
C.黄海海战 |
D.威海卫战役 |
16.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7.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③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④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③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④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 B.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
C.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 D.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22.
下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③这次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③这次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
23.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25.
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27.
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
30.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五四运动的爆发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