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辛丑条约》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辛丑条约》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的?
(2)这次大会召开的有利的国际条件是什么?大会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
(3)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这次大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的?
(2)这次大会召开的有利的国际条件是什么?大会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
(3)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这次大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2.简答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示意图中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为什么以此历史事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怎样理解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飞跃”?
(3)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是什么?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示意图中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为什么以此历史事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怎样理解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飞跃”?
(3)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是什么?
3.选择题- (共24题)
5.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
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C.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7.
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洋务运动破产 |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9.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这样的特权始于( )
A.《南京条约》 |
B.《虎门条约》 |
C.《望厦条约》 |
D.《黄埔条约》 |
10.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11.
据调查,一名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平均消费支出高达7万多元,除了正常的四年学费约2万元,住宿费约4 000元,伙食费2万多元外,大学生的一些额外消费累计也不是小数目,如电脑、手机、MP3等用品支出在6 000元左右,通讯费、网络费等加起来要5 000元左右,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大学生的消费观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12.
据调查,一名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平均消费支出高达7万多元,除了正常的四年学费约2万元,住宿费约4 000元,伙食费2万多元外,大学生的一些额外消费累计也不是小数目,如电脑、手机、MP3等用品支出在6 000元左右,通讯费、网络费等加起来要5 000元左右,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大学生的消费观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13.
据调查,一名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平均消费支出高达7万多元,除了正常的四年学费约2万元,住宿费约4 000元,伙食费2万多元外,大学生的一些额外消费累计也不是小数目,如电脑、手机、MP3等用品支出在6 000元左右,通讯费、网络费等加起来要5 000元左右,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大学生的消费观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14.
(2015新疆乌鲁木齐)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
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D.五四爱国运动 |
15.
1916 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16.
1879年,徐建寅作为中国官员第一次到欧洲考察各国工厂。他结合对欧洲近代工业的深入考察写成了《欧游杂录》。与他出访欧洲紧密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
B.洋务运动的开展 |
C.维新变法正如火如荼 |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
17.
有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
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18.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23.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26.
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中共一大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27.
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 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五四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4.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4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