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7年,在历经炒股、炒房各种浪潮后,“回归实业”成为了中国舆论关注的热点。从全球角度看,重提制造业、回归实业发展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热点议题。立足于中国,从近代出发,共同见证实业的昨天与今天。
材料一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材料二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材料三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材料一,中国在1861年和1898年分别作出了什么反应,迈开近代化的步伐?
(2)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转变。)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目的是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为什么这么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时期,国内有哪三支新式海军?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材料一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材料二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材料三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材料一,中国在1861年和1898年分别作出了什么反应,迈开近代化的步伐?
(2)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转变。)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目的是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为什么这么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时期,国内有哪三支新式海军?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材料中的“皇帝……被打倒”是指什么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作用?此后哪一位“陈腐的东西”实行独裁专制并复辟帝制?“陈腐的东西”死后中国依旧黑暗,以谁为首的何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
(2)面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依旧陈腐、黑暗,仁人志士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洪流”,列出该运动的主要主张。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材料中的“皇帝……被打倒”是指什么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作用?此后哪一位“陈腐的东西”实行独裁专制并复辟帝制?“陈腐的东西”死后中国依旧黑暗,以谁为首的何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
(2)面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依旧陈腐、黑暗,仁人志士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洪流”,列出该运动的主要主张。
3.
实现梦想是每个人的追求。探寻历史人物追求梦想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一定的借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梦想,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为实现“自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什么领域开展活动?为实现“求富”,洋务派又在什么领域开展活动?
(2)洋务派的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______
【实现梦想,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3)概括回答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实现梦想,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指出长征精神的核心。
【实现梦想,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为实现“自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什么领域开展活动?为实现“求富”,洋务派又在什么领域开展活动?
(2)洋务派的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______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3)概括回答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实现梦想,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指出长征精神的核心。
2.选择题- (共22题)
5.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6.
近些年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曾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侵略军 | B.英法联军 | C.八国联军 | D.日本侵略军 |
7.
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里“帝王度量”在《马关条约》中是指( )
A.禁止反帝 | B.协定关税 | C.割地赔款 | D.允许驻军 |
8.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C.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
9.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与这则材料反映的状况紧密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瑗珲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必有一战,这一战改变了亚洲的格局,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次战争( )
①标志着中国“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②引发了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④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①标志着中国“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②引发了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④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1.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自豪。但是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耻辱的开始,也曾是中国希望的开始。这里的“耻辱”和“希望”分别是指( )
①上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借地
②上海的首次开放是被迫的
③蒋介石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①上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借地
②上海的首次开放是被迫的
③蒋介石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4.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5.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为此,他进行了以下活动( )
①组建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②创立中华民国③率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
④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⑤创办《新青年》
①组建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②创立中华民国③率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
④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⑤创办《新青年》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16.
(题文)陈独秀被称为“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领导“百日维新” |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
C.发起新文化运动 | D.建立中国同盟会 |
19.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 重大探索 | 代表人物 |
自强求富梦 | ① | 李鸿章 |
变法强国梦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 |
民主共和梦 | 辛亥革命 | ② |
民主科学梦 | 新文化运动 | ③ |
A.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
B.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
C.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
D.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
20.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21.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 )
A.发动了辛亥革命 | B.建立了中华民国 |
C.爆发了五四运动 | D.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
23.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1600-2000》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场游行很快引起公众愤懑情绪的爆发、民族主义的宣泄、对西方的深深失望以及对卖国的北洋政府的强烈谴责”。与“这场游行”相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九一八事变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