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感悟?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感悟?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成果?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4)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5)孙中山在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又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五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6)材料中的“皇帝”是谁?是在那次运动中被打倒的?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7)假如你是一位中国近代的爱国人士,请你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成果?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4)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5)孙中山在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又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五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6)材料中的“皇帝”是谁?是在那次运动中被打倒的?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7)假如你是一位中国近代的爱国人士,请你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3.
90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第一簇革命星火。随后不久,在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会议代表)

(1)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又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经典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2)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 A 和 B 处填写完整(填在表里)。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会议代表)

(1)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又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经典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项目 | 内容 |
奋斗目标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A_____________ |
中心工作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举中央局书记 | 陈独秀 |
(2)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 A 和 B 处填写完整(填在表里)。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3题)
4.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6.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迫(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鸦片泛滥成灾 |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撅 |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
8.
据史载:有一次清军经过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某个地方时只好换上警察的服装。与这一“更衣”事件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暖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9.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0.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11.
1913 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C.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13.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 B.推翻君主制度 |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
14.
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为表 格的①和②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A.①工业革命②曾国藩 | B.①辛亥革命②梁启超 |
C.①五四运动②陈独秀 | D.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康有为 |
15.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6.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
17.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 B.训练新式陆海军 |
C.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 |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18.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治疗”“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19.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20.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
21.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22.
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自强和求富 | B.民主和自由 | C.自由和平等 | D.民主和科学 |
24.
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B.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
C.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 D.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