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临邑洛北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6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综合题(共4题)

1.
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与苦难的城市。阅读下列材料,回忆历史。

问题(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侵略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发生在哪次革命后?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在这一时期人们的习俗发生了哪些改变?
(3)图三还使你想到了日军曾在南京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日本的投降宣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那你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哪次战役后,出现了图四中的场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2.
读图说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中的“较量”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战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图2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图3中八国联军曾侵入北京,还有哪次战争中列强也侵入北京?而且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4)图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在这几次战争中,清政府都战败了,你认为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变法坛动—戊戌变法,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维新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内容简介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一部分人”指的的是哪一派别的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2)“…… 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你知道表达“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个政治要求的上书是什么吗?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讲述戊戌变法经过时,主讲人讲了这样几句“……维新派都是文人,和军队没有任何联系,他们在朝廷里面的职位很低。维新派唯一依靠的只有一人,就是光绪皇帝。” 从此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李丽同学,详细了解了戊戌变法之后,写了一篇论文,论述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请您为她至少提供一个论据。
4.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样的两个兄弟,他们的名字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兄弟曾两度携手,又两度分离。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开始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毅然发动两次起义。
(2)材料二中的“两次起义”指的是?后来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材料四: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
(4)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7题)

5.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对中国主要影响是
A.领海主权遭到严重侵犯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D.列强联合发动
7.
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 )
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
C.这是中俄《北京条约》规定的D.这是中俄《瑷珲条约》中规定的
8.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 )
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
9.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10.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维护清王朝统治
C.迫使清政府妥协D.镇压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11.
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密切相关?(  )
A.与英国商定关税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让香港岛
12.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率军收付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13.
有史学家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
A.增辟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4.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入侵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15.
如果让你担任记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时,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
16.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17.
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18.
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包括(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汉阳铁厂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21.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
22.I am          . It's an          game.   
23.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24.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B.强学会的建立
C.《万国公报》的创办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25.
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文廷式
26.
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7.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28.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
29.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30.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A.袁世凯B.荣禄C.蒋介石D.陈独秀
3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