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6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2

1.判断题(共4题)

1.
在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改正:
2.
1898年,道光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
改正:
3.
19世纪90年代,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序幕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 )
改正:
4.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奉系军阀段祺瑞盘踞在东北。( )
改正:

2.综合题(共2题)

5.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八年级(3)班开展《侵略与抗争》活动课。邀请你来参加,一起探究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对近代中国进行了屡屡侵略,中国国家祖权遭到了严重践踏。
(1)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请指出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西方列强通过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土地,强索赔款,攫取特权。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和条款。
材料三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的地位进行了英勇抗争,展示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请写出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三例,并归纳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作用。
(4) 为了牢记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近代史上中国战败的原因。针对中国近代遭受的一系列侵略,你认为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没有实现?为什么?
材料二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2)材料二中的陈独秀等人为了改变“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的局面发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3.选择题(共15题)

7.
19世纪末,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沙俄
8.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9.
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的史实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刊发《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D.反击列强的侵略
10.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黄海大战③戊戌变法
④天京的陷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⑥鸦片战争
A.⑥⑤①②③④B.⑥③④⑤②①C.⑥⑤④②③①D.⑥⑤④③②①
11.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那次战争中? (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解放战争
12.
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13.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C.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D.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14.
孙中山认为:“土地就等于空气一样,应该为大家公共享受,所以土地不能归诸私人,而应归国家所有才对。”这种思想反映了三民主义中的(  )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15.
(题文)为了换取日本对自己当皇帝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某条约的大部分内容,该条约(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16.
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由于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中,最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
A.鼓励兴办工矿企业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学堂
17.
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案”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18.
某件历史事件发生前,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件历史事件是()
A.天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9.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B.李大钊在北京为《新青年》撰稿
C.蔡元培任北大校长D.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20.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1.

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关于以上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3题)

22.
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______和________
23.
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举行___,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失败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_____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报刊。
2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