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1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
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提示,请按照顺序写出发生在19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哪些?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4)通过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97年的辉煌,97年的艰辛。期间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八十多年前,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党渡过了幼年时期,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的是哪个会议?召开于何时?选举的第一任***是谁?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 “远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指党的历史上哪个会议?“八十多年前”指的是哪一年?该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选择题(共22题)

3.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的是:( )
A.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B.都有巨额赔款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4.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⑤⑥
5.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6.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7.
陈旭麓先生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市场被打开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D.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8.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以上说法,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9.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开颅洗脑”指什么事件吗?(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
10.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
11.

根据短文理解,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空。

    Tom with his family 1 near the sea. Their house is not very high, but it is beautiful. There 2 big trees and a small garden in front 3 their house. They plant flowers in the garden. Some of the flowers are red, some are white 4 some are blue. Tom and his family love 5 garden very much.

      6 Tom and his sister go to school 7 bus. The bus is comfortable. There are air conditioners in the bus. And it is a double-decker bus. After school, they sometimes help their mum 8 some shopping at the shopping centre, and sometimes help their dad in the garden. At weekends, they often take some photos by the sea. 9 summer, they often go swimming 10 their parents.

12.
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A. 宣传尊孔复古 B. 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 提出民主和科学     D. 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1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14.
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人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是:( )
A.军队由共产党组成B.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C.国共两党合作破裂D.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15.
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理,以上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辽沈战役C.秋收起义D.百团大战
1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
A.党领导军队B.与国民党联合
C.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发动工人和农民运动
17.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假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会宁、井冈山、遵义四地进行实地考察,其中会宁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B.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D.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18.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19.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20.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D.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1.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来源于:( )
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诞生C.抗日战争D.新中国成立
22.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光明前途 良好开端D.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
23.
1959年,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初上井冈山时曾撰文写道:“井冈山啊!你是个灯塔,照亮着亿万人民前进的道路……井冈山啊!你又是一颗珍珠,你蕴蓄着无穷的财富……井冈山啊!祝贺你以前是中国的第一山,今后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山。”之所以称井冈山是“中国的第一山”是因为( )
A.朱毛会师,第一支人民军队创建之地B.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C.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具有首创意义D.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24.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