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3

1.列举题(共2题)

1.
触摸历史遗迹,感悟真实记忆。
(1)站在山东威海卫港口,凭吊丁汝昌,慨叹的是___________全军覆没的悲凉。
(2)1884年,站在新疆行省的土地上,能感知到___________收复新疆的伟大功绩。
(3)《辛丑条约》规定为___________使馆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4)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
请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斗争中召开过的相关会议。
(1)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___________。
(2)***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___________。
(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___________。

2.判断题(共1题)

3.
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是梳理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方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改正: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民主”“科学”的洋务运动。
改正:
(3)1913年春,宋教仁被刺身亡。孙中山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护国战争”。
改正:
(4)面对华北危机,北平学生掀起了爱国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改正:

3.综合题(共3题)

4.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地走向了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
(2)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其主张。
材料三: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4)综上所述,分析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艰难的原因。
5.
某班开展了以“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五四风雷的呼声)
材料一:

(1)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哪些人?
(开天辟地的诗篇)
材料二: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董必武
(2)诗中的“画舫”因在此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星火燎原的见证)
材料三:

(3)与材料三所示建筑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分别有何突出地位?
(战略转移的路线)
材料四:

(4)写出长征途中在上图中的B、D两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意义。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对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有何新的认识?
6.
近代史上,中日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致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1)吴玉章评价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残历碑 卢沟晓月
(2)材料二所示纪念碑能够勾起我们的哪些历史记忆?
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6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 以上。日军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填写具体数字。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做一些不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事,如篡改历史教科书、制造钓鱼岛争端、参拜靖国神社等。对此,我们该怎样做?

4.选择题(共16题)

7.
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评说《天朝田亩制度》的课堂活动。关于这一文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B.它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它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它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9.
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为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提供便利的条款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B.割占辽东半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
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11.某公司在销售一种产品进价为10元的产品时,每年总支出为10万元(不含进价).经过若干年销售得知,年销售量 y (万件)是销售单价 x (元)的一次函数,并得到如下部分数据:

销售单价 x (元)

16

18[

20[

22

年销售量 y (万件)

5

4

3

2

12.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这次“变法”的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百日维新
C.创立民国
D.废除帝制
13.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D.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4.
王老师在课上讲到:"1907年夏,徐锡麟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结果失败。”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5.
绘画作品能够体现历史的印迹。下列画作体现的历史信息是
A.共产党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中国人民的抗日路线
C.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
D.北伐的胜利进军
16.
“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个“伟大传奇”的历史意义是
A.中国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抗日路线
C.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国共第二次合作成功
17.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能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蒋介石被《时代》周刊关注是因为
A.他组建国民党,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B.他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C.他领导护国战争,彻底打败袁世凯
D.他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9.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袁世凯
②张作霖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和新四军
C.抗日义勇军
D.抗日联军
21.
下图是汪新、王相坤所著的《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封面。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西安事变的始末。“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含义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C.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2.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淞沪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
武汉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
长沙会战
中国失败,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
 
A.A
B.B
C.C
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2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