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四中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7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3)哪一运动践行了材料二的思想?结果怎样?
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接过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领导阶级方面,其“新”在哪里?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
(4)邓小平曾说:“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
3.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均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3)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选择题(共18题)

4.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5.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D.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6.
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拜上帝教教义B.《劝世良言》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7.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A.鸦片战争的结果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清政府的腐朽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8.
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9.
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0.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2.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引文中“杰出人物”是指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
1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4.
***作了这样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
15.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一,统一全国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16.
***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17.
某纪念馆的二、三层分为“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的手写金匾,上面书写的内容应该是(   )
A.五四运动纪念馆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C.北伐战争纪念馆D.百团大战纪念馆
18.
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诗句中,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下图所示地点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20.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21.小亮求得方程组 {#mathml#}{2x+y=2xy=12{#/mathml#} 的解为 {#mathml#}{x=5y={#/mathml#} ,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请你帮他找回这两个数,“●”“★”表示的数分别为(   )

3.单选题(共1题)

22.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