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材料一 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人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口号是什么?他们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写出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
材料一 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人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口号是什么?他们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写出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爱国斗争……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为纪念这一事件,我国政府设立了哪一个纪念日?
(2)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此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4)该事件在历史上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一: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爱国斗争……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为纪念这一事件,我国政府设立了哪一个纪念日?
(2)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此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4)该事件在历史上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2.选择题- (共23题)
3.
在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中,北京曾被外国侵略者攻陷,并遭到野蛮的烧杀抢掠。这些战争包括:(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5.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甲午战争 | C.中法战争 | D.鸦片战争 |
8.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10.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
11.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因此,中国民族的觉醒由1300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宣告于世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 B.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 D.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13.
“以运输漕粮为主,不揽客货……吸纳大量民间资本,使得企业业务兴隆,盈利上升。”“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材料中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
B.湖北织布局 |
C.福州船政局 |
D.江南制造总局 |
14.
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他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 )
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 | 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 |
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 D.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 |
1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
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
16.
19世纪晚期,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以反满”。文中的“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
A.领导太平天国 | B.倡导戊戌变法 |
C.领导义和团 | D.领导辛亥革命 |
18.
“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预审,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 B.五四运动 | C.太平天国运动 | D.戊戌变法 |
20.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遵义会议 |
23.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国家公祭鼎上字字血泪,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把苦难记忆刻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国家公祭鼎铭记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日本宣布投降 |
24.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下列属于八年抗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 B.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
C.西安事变、中共七大 | D.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