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9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840年至l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归纳这些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的:“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3)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4)材料四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你说说近代中国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标与中国梦有何内在联系?
2.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
——孙中山
(1)材料一中要开的“这个学校”是哪一所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建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哪些巨大贡献?(一例即可)
材料二:观察下图

请回答:
(2)上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中国有何影响?
兄弟之殇,剑拔弩张
材料三: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3)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表明当时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材料四: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
(4)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是哪一事件?
兄弟之和,共谋未来
(5)通过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6)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3.
思想、制度、器物的变革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主旋律。14世纪—20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那也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材料二: 14至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市场解放的文化运动。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
(2)请写出材料二中“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3)材料三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材料四: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材料四中“★”代表了哪一人物?指出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指出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选择题(共21题)

4.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
7.
“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人间骀荡纷纷扰,自此工农有武装。”此诗所盛赞的第一枪是指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8.
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把***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9.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0.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1.
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
A.9月18日B.12月13日
C.9月3日D.9月9日
12.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3.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位于河南洛阳的石窟艺术宝库是(     )

14.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B.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C.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15.
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6.
九班同学在课堂上讨论文艺复兴的实质,哪位同学的观点最为正确
A.
B.
C.
D.
17.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英国首都伦敦的标签。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造成的
B.英国气候雾多造成的
C.乱砍树木造成的
D.汽车尾气引起的
18.
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殖民压迫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国王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9.

“12345,有事找政府”。一般的说,下列事情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

20.

“12345,有事找政府”。一般的说,下列事情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

21.
下图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对国家权力实行 ( )
A.总统独裁B.君主立宪C.三权分立D.专制集权
22.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
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23.
水力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主要动力,受水力限制,最初的工厂大多建在河边。自从一种新 的动力工具使用后,工厂就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这种动力工具因此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这种动力工具是(    )
A.珍妮机B.瓦特蒸汽机C.柴油机D.内燃机
24.
“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进行的罪恶贸易。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示意图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