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4)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
材料二 在中国的煤矿生产中,1913年日本直接攫夺和参加投资的煤产量为319万余吨,1919年增为501万余吨;铁矿生产,1915年日本参加投资的铁矿产量为5万余吨,贷款铁矿产量为54万余吨,1919年前者增为44万余吨,后者增为90余万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与材料一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原因的分析是否矛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选择题(共20题)

4.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下图是西方某一时期的一幅漫画,画面上“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CHINA”,该场景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前夕B.《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D.《辛丑条约》之后
5.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倍受屈辱。下列侵略战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日本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⑤
6.
如下图名叫《扯线木偶》,它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状况?(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B.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火烧圆明园D.对华倾销商品
10.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A.旅顺大屠杀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D.八国联军侵华
11.
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君主立宪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
12.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3.
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开办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14.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五四运动的胜利,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15.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思想
16.
如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名将叶挺所在的独立团被授予“铁军”称号
D.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17.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横线上应填写(  )
A.假和谈实为内战B.一心一意谋发展
C.真心真意谋和平D.两党合作共为民
19.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以军事抵抗为主、外交斡旋为辅的方针
20.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一二·九”运动性质的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汉奸卖国贼”
21.
下面关于重庆谈判叙述错误的是
A.为蒋介石赢得了准备内战的时间
B.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幌子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22.
下列出版机构中,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是( )
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
C.生活书店D.新华书店
2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A.东北地区B.北京周边地区
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D.铁路沿线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