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1)表格中①、②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人物,请补充完整。①人物②人物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怎样的变化?
(辨析历史观点)
学者观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和反复的过程。
(2)请列举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探究历史事件)
资料一: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资料二: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资料三:1912—1917年间的一组照片

(3)通过对资料一、二、三的研读,你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 历史人物 |
天下变法之事,未有全利而无弊者。 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非通变不足以宜民,非更新不足以救国。 | 人物: |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 人物: |
(1)表格中①、②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人物,请补充完整。①人物②人物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怎样的变化?
(辨析历史观点)
学者观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和反复的过程。
(2)请列举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探究历史事件)
资料一: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资料二: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资料三:1912—1917年间的一组照片

(3)通过对资料一、二、三的研读,你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2.
历史充满选择,历史需要选择,历史也因选择而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选择是寻找出路)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救亡运动屡遭失败的病根是国民对封建专制文化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6分)
(选择是彰显大义)
选择一
“兹经决定,于本月29日改悬青天白日旗,东三省同时举行。……唯事前仍应持秘密,勿稍漏泄,以免惹起他方注意为要。”
——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密电奉天省长
选择二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联系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处选择,分析张学良的选择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影响。
(选择是承担责任)
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选择是寻找出路)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救亡运动屡遭失败的病根是国民对封建专制文化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6分)
(选择是彰显大义)
选择一
“兹经决定,于本月29日改悬青天白日旗,东三省同时举行。……唯事前仍应持秘密,勿稍漏泄,以免惹起他方注意为要。”
——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密电奉天省长
选择二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联系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处选择,分析张学良的选择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影响。
(选择是承担责任)
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3.
为了响应中共十九大,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一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活动三:史论结合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活动一:看图说史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一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活动三:史论结合
史实 | 结论 |
例:1927年,***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
| 标志着统治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 (共10题)
4.
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主要表现在( )
①直接投资、贷款给清政府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
②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
③夺取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
④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①直接投资、贷款给清政府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
②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
③夺取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
④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2018年是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世界上不乏建校几百年的学校,但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像北大这样,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下列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五四运动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下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③这次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③这次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
7.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
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②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③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④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②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③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④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 B.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
C.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 D.统治中国37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
11.
下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它可以佐证当时美国( )

①赞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②决定向日本侵略者宣战
③纪念中国全面抗战五周年
④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①赞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②决定向日本侵略者宣战
③纪念中国全面抗战五周年
④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2.
文献记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
C.攻克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 D.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