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2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这是哪一个革命团体的革命纲领?此团体是由哪个阶级哪个派别建立的?
(2)此团体具有什么性质?
(3)“鞑虏”是指什么?
(4)“民国”后来是指哪个国家?建立的时间?
(5)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
(6)此材料被称为什么?
2.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中的“一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民赋”?全国人民是如何“戮此民贼”的?结果如何?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热点二:2008年 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4分)
(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6分)
(4)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4.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他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什么组织?
(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

2.选择题(共11题)

5.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D.君主立宪制国家
6.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7.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新中国成立
9.
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    )
A.《新青年》B.《万国图志》C.《新人民》D.《民报》
10.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 ”或“君”。它体现了(  )
A.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B.地主阶级追求民主的愿望
C.农民阶级追求 平等的愿望D.无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11.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思想
12.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B.天津C.南京D.武昌
13.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4.
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案”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15.
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
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