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复习八年级历史综合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1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1841年1月7日,英军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定海之战,总兵葛云飞及4000将士战死,英军也损失惨重。英军后来又攻打长江的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坚守西炮台,东炮台被攻陷,陈化成与部下死守西炮台,孤军作战,直至战死。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击伤169人后攻陷镇江。
材料二:……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三: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利益。鸦片继续销售,吸食者不断增加,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达到239.4万英镑。
(1)根据材料一回答,鸦片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根据材料一写出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主要战役。(写出两个即可)
(3)面对英军的侵略,爱国官兵和民众是怎样做的?
(4)材料二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5)根据材料二概括条约的两项内容。
(6)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哪方面的影响?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3)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1年中国不断探索发展道路,却不断“沉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游行示威和演讲。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林等人”。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个?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哪些人?主力力量是哪些人?
(2)材料二显示了五四运动获得初步胜利。除了这个方面,五四运动获得初步胜利还表现在哪些?
(3)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哪些精神?
4.
中日隔海相望,近代以来恩怨难以言表。我们从近现代史的角度来探究两国走过的历程,也许会有所启迪。
材料一:1994年5月,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南京事件纯属捏造”、“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1)材料一中的“南京事件”指什么?中国政府为纪念这一重大民族灾难设立的国家公祭日是在什么时候?
(2)材料一材料表明日本国内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怎样?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材料二:过去几年中日关系伤筋动骨,改善起来难以一蹴而就。当前两国关系改善势头还不稳固,依然面临不少复杂敏感因素,其中既包括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等老问题,也存在一些新矛盾。中日关系已经进入长久僵持期,改善或者缓和双边关系的难度确实很大,中日关系短期难“破冰”。
(3)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2.选择题(共27题)

5.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D.反帝爱国运动
6.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领导新文化运动
D.日军屠杀中国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30万人以上
7.
“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中国看上海”。围绕这一主题,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上海--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B.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C.上海--军旗升起的地方
D.上海--八一三事变
8.
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数千年来中国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对这一思想实践的革命性纲领是( )
A.颁布《土地法令》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颁布《土地法大纲》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9.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0.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
如图漫画寓指中国近代某一思想流派。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当时掀起了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
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追求民主科学
C.否定君王专制
D.促进思想启蒙
13.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日战争
14.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八国联军、赔款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白话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
15.
浙江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A.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B.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16.
在历史知识竞赛课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革命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李明就知道了问题的正确答案
A.党的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7.
如图是为纪念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应是为了纪念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南昌起义
18.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学子们喊出的时代强音是(  )
A.反对议和,维新变法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由是(    )
①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④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江岸边船起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材料反映的是( )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第五次“反围剿”
21.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2.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下列史实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史基本结束于南京”的是(    )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占领南京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3.
在某纪念馆的尾厅里,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亮起再熄灭而这12秒汇聚成的数字就是30万人,由此可判断该纪念馆是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B.七七事变纪念馆
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八一三事变纪念馆
24.

亚米契斯说:“应当重视你在街上的行动。一个国家的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最能从他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你在街上的表现说明了你的教养”这句话说明(    )

25.

亚米契斯说:“应当重视你在街上的行动。一个国家的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最能从他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你在街上的表现说明了你的教养”这句话说明(    )

26.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
27.

根据短文理解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In 2008, an Indian film Slum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won an Oscar a{#blank#}1{#/blank#}.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poor young man who wins the top prize on a TV game show. Now, in r{#blank#}2{#/blank#} life, there is a “slumdog millionaire” too. An Indian office worker has b{#blank#}3{#/blank#} the first person to win the$1 million top prize on the Indian TV game show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The w{#blank#}4{#/blank#}, Sushil Kumar, is 27 years old. He works as a computer operator in a government office. He earns around only $120 every month. His house is almost broken and he had a lot of loans (贷款) to be repaired. He e{#blank#}5{#/blank#} watched the TV game show at a neighbour’s house, because his family is too poor to a{#blank#}6{#/blank#} a television set.

      People are i{#blank#}7{#/blank#} in how Kumar will use the prize. Kumar said that he was going to r{#blank#}8{#/blank#} his house and fulfill a few basic needs. He would also use part of the prize to study f{#blank#}9{#/blank#} the civil service(公务员)exams. “I love reading,” Kumar said in an interview after his win. “Before winning the prize, I c{#blank#}10{#/blank#} buy many books, but now, I will make a huge library.”

28.

根据短文理解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In 2008, an Indian film Slum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won an Oscar a{#blank#}1{#/blank#}.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poor young man who wins the top prize on a TV game show. Now, in r{#blank#}2{#/blank#} life, there is a “slumdog millionaire” too. An Indian office worker has b{#blank#}3{#/blank#} the first person to win the$1 million top prize on the Indian TV game show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The w{#blank#}4{#/blank#}, Sushil Kumar, is 27 years old. He works as a computer operator in a government office. He earns around only $120 every month. His house is almost broken and he had a lot of loans (贷款) to be repaired. He e{#blank#}5{#/blank#} watched the TV game show at a neighbour’s house, because his family is too poor to a{#blank#}6{#/blank#} a television set.

      People are i{#blank#}7{#/blank#} in how Kumar will use the prize. Kumar said that he was going to r{#blank#}8{#/blank#} his house and fulfill a few basic needs. He would also use part of the prize to study f{#blank#}9{#/blank#} the civil service(公务员)exams. “I love reading,” Kumar said in an interview after his win. “Before winning the prize, I c{#blank#}10{#/blank#} buy many books, but now, I will make a huge library.”

29.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科技文化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文学家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C.徐悲鸿是中国近代画坛的杰出代表
D.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了《黄河大合唱》
30.
在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下列体现进步变化的图片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
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A.慈禧太后B.宣统皇帝
C.袁世凯D.孙中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