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1年1月26日,英军宣布占领香港岛。1843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岛堂而皇之地建立起港英政府,开始了殖民统治。
材料二:1860年,中国与列强签订条约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材料四:难忘1900年侵略者坐在龙庭上的一幕,它不仅是对皇权的亵渎,更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
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对香港岛进行殖民统治是以哪一不平等条约为依据的?这一条约签订于哪场战争后?
(2)说出材料二中的“条约”是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请说出此条约名称?该条约增开哪一地方为商埠?
(3)美国见其他国家在中国已划定“势力范围”,美国为使本国的商品能够进入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市场,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4)材料四“坐在龙庭上的侵略者”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1841年1月26日,英军宣布占领香港岛。1843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岛堂而皇之地建立起港英政府,开始了殖民统治。
材料二:1860年,中国与列强签订条约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材料四:难忘1900年侵略者坐在龙庭上的一幕,它不仅是对皇权的亵渎,更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
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对香港岛进行殖民统治是以哪一不平等条约为依据的?这一条约签订于哪场战争后?
(2)说出材料二中的“条约”是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请说出此条约名称?该条约增开哪一地方为商埠?
(3)美国见其他国家在中国已划定“势力范围”,美国为使本国的商品能够进入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市场,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4)材料四“坐在龙庭上的侵略者”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2.
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经历百年,见证中国沧桑,以下是它的一段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1)北大创办于时间点A,它是在哪一运动的倡导下建立的新式学堂?
(2)在它的发展中,曾受过两次重大打击:在时间点B被停办;时间点E被迫南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打击分别祸起于哪一历史事件?
(3)学校在时间点C和D相继成为思想运动的重要阵地和爱国运动的策源地,请依次写出相应的运动名称,及两次相应运动的共同的领导人。
(4)学校在时间点F终于在北平复课,这应归功于哪一场战争的胜利?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5)从北大成长的艰苦历程中逐渐凝练出哪些宝贵的精神并传承至今?

请回答:(1)北大创办于时间点A,它是在哪一运动的倡导下建立的新式学堂?
(2)在它的发展中,曾受过两次重大打击:在时间点B被停办;时间点E被迫南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打击分别祸起于哪一历史事件?
(3)学校在时间点C和D相继成为思想运动的重要阵地和爱国运动的策源地,请依次写出相应的运动名称,及两次相应运动的共同的领导人。
(4)学校在时间点F终于在北平复课,这应归功于哪一场战争的胜利?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5)从北大成长的艰苦历程中逐渐凝练出哪些宝贵的精神并传承至今?
3.
2018年将迎来建军91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1、文中需包含图示反映的人民军队进行的五次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感受它为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历程。2、字数200字左右。

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1、文中需包含图示反映的人民军队进行的五次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感受它为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历程。2、字数200字左右。
2.选择题- (共29题)
9.
2018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1年
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①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1年
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12.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这句话针对的人是谁?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什么?( )
A.吴佩孚 二次革命 | B.宋教仁 北伐战争 |
C.袁世凯 护国战争 | D.张作霖 护国战争 |
15.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 )
A.兴中会成立 | B.同盟会成立 | C.黄花岗起义 | D.武昌起义 |
16.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甲午战争的惨败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17.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18.
“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船坚炮利,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 (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21.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D.发动了秋收起义 |
25.
小华今年暑期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适合该主题的线路
A.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 B.瑞金---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D.上海---武汉---西安---会宁 |
28.
1947年夏,***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
A.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 B.大决战开始了 |
C.解放战争打响了 | 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