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总司今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团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佑亭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中图一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件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一 日本海军总司今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对《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团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佑亭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中图一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件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在“虎门”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写出两场抗日战争时期“血肉筑长城”的战役。
(3)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在“虎门”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写出两场抗日战争时期“血肉筑长城”的战役。
(3)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3.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判断题- (共6题)
3.选择题- (共19题)
10.
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百团大战示意图,从中能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A.作战地域为东北 |
B.属于正面战场的积极作战 |
C.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
D.这是一场大规模防御作战 |
11.
***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2.
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在日本人大举侵略的危急关头, 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
A.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D.国共合作抗战开始 |
13.
***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A.遵义会议的召开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三大战役的胜利 | D.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 |
14.
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 )
A.“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 |
B.“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
C.“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
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
15.
(题文)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八一三事变 |
B.九一八事变 |
C.西安事变 |
D.七七事变 |
16.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战斗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百团大战
①平型关战斗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①④ |
17.
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
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 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
18.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人过中国内地 |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
19.
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南昌起义 | B.遵义会议 | C.西安事变 | D.万隆会议 |
20.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四一二政变 |
B.七七事变 |
C.西安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21.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
22.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准海战役中,华东解技区片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 |
B.解放军作战勇敢 |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
D.党中央指挥正确 |
23.
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和约》签订 |
B.《九国公约》签订 |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
4.填空题- (共3题)
29.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30.
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________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________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