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面三幅图片材料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淸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图—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进到破坏,图二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图三最终使淸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图一的条约名称:__________,相关肉容:__________。
图二的条约名称:__________,相关内容:__________。
图三的条约名称:__________,相关内容:__________。
(2)反思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你有何感想?

(1)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淸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图—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进到破坏,图二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图三最终使淸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图一的条约名称:__________,相关肉容:__________。
图二的条约名称:__________,相关内容:__________。
图三的条约名称:__________,相关内容:__________。
(2)反思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你有何感想?
2.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主张?由此发起了什么运动?
(2)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主张?由此发起了什么运动?
(2)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3.
中国近代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表达了赤诚的爱国之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l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个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最美……”是当今社会一个热词,如果为途中汽车选拔一位“最美司机”,你认为谁最会当选?为什么?
(社会生活)

(2)图1反映的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图2、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
(音乐先驱)
(3)2018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_________。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____。
(以史为鉴)
(4)近代的民族企业家、音乐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l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个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最美……”是当今社会一个热词,如果为途中汽车选拔一位“最美司机”,你认为谁最会当选?为什么?
(社会生活)

(2)图1反映的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图2、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
(音乐先驱)
(3)2018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_________。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____。
(以史为鉴)
(4)近代的民族企业家、音乐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2.选择题- (共26题)
7.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8.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12.
近代中国的文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气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定军山》 |
B.清政府在1906年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
C.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
D.画家齐白石的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 |
13.
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
15.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袁世凯死了”,下联“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联和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最主要理由是他
A.窃取了革命果实 |
B.排挤孙中山 |
C.出卖了洋务派 |
D.复辟帝制 |
17.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
B.江西 |
C.浙江、上海 |
D.广东 |
18.
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
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D.红军长征的胜利 |
20.
***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
22.
“高梁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九一八小调》
A.赞美了东北三省的美丽富饶 |
B.赞扬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
C.控诉了日本鬼子的凶恶残暴 |
D.揭露了中国民众的麻木不仁 |
23.
***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
24.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919—1927年 |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
1927—1937年 |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
1931—1945年 |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
1945—1949年 | |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26.
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A.8月5日 |
B.8月10日 |
C.8月12日 |
D.8月15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