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时间 | 内容 |
1951年 | 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中财委)试编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纲要。由于……战争还在进行等,这个计划不可能作为正式的计划。 |
1952年 | 中财委开始第二次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尽管时间仓促,经验和数据不足,这个计划还是包括了大量的内容:8月,中央组织代表团访问苏联,苏联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设备。 |
1953年 | 中国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况。 |
1954年 | 历时近四年,五易其稿。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拿出来的初稿。 |
1955年 | 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一五”计,划,由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一五”计划在实施两年半后才定案。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的编制过程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在实施两年半后才定案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分析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排名 | 省份 | 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排名 | 省份 | 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 | 上海 | 29901.63 | 6 | 广东 | 17223.85 |
2 | 北京 | 28566.28 | 7 | 福建 | 15616.93 |
3 | 浙江 | 22163.22 | 8 | 辽宁 | 14364.80 |
4 | 天津 | 19691.24 | 9 | 山东 | 13807.11 |
4 | 江苏 | 18265.73 | 10 | 重庆 | 12515.29 |
(3)上述数据传递了哪些信息?
(4)请你就如何解决上述数据反映的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5)上述材料和问题是针对哪一领域的探究?

材料一:“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1)佩里引发了日本的民族危机,该国是如何摆脱民族危机的?其内容中哪一点是他们学习“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材料二: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2)据材料二分析华盛顿会议集中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材料三: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
(3)材料三中“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的事件对二战有何影响?此后日美在太平洋地区的斗争达到白热化,请列出美国参加的与对日斗争有关的一次国际会议名称。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欧洲共同体与美国的贸易战》
(4)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扶植日本?日本实力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和问题解答,请你总结美日关系的曲折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一战后的格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请简要评价这一“新秩序”。(二战后的格局)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2)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3)写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当前的格局)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选择题- (共13题)
A.鸦片战争 | B.甲午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1911 |
B.1913 |
C.1912 |
D.1927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B.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A.魏源﹣﹣《水经注》 | B.严复﹣﹣“红三角”牌纯碱 |
C.詹天佑﹣﹣“人”字形路轨 | D.侯德榜﹣﹣《黄河大合唱》 |

A.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 |
B.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C.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
D.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社会主义制度 |
D.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A.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
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
A.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
B.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
C.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
D.彻底摧毁封建君主的统治,广泛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