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4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列举题(共5题)

1.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
(1)1841年强占香港岛——
(2)犯下南京大屠杀罪行——
(3)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4)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本关东军——
2.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担任议和大臣——
(2)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
(3)在《时务报》上发表《变发通议》——
(4)指挥了百团大战——
3.
请列举《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商埠
4.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4)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5.
请列举“戊戌六君子”

2.综合题(共6题)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稅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材料一、材料二涉及的分别是哪个条约?
(2)请写出材料一中涉及的“通商口岸”三例。
(3)材料二相关条约划定北京哪一地区为使馆界?
(4)以上两个条约在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演变中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这个不平等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
材料二:1894年11月21日,日寇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的屠杀,死难者达两万多人。
材料三: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以上。
(1)材料一涉及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近代沙俄割占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在哪场战争前后?
(2)材料二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事件?
(4)面对三则材料中的屈辱历史,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8.
近代,国共关系呈现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两次合作)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哪场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什么成果?
(两次分裂)
(2)请写出1927年叛变革命,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两个人物。
(3)国共第二次分裂进行了哪场战争?
9.
回顾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感受大时代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写出此次起义的领导人物5位。
(历史决策)
(2)“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星星之火)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谁的领导下建立的?是在哪次起义后建立的?
(武装割据)
(4)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了哪一革命政府?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清朝末代皇帝在经历革命和“亡国”后居住于此。它同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长春解放纪念碑矗立与长春市南湖公园北门入口处,1988年10月18日,在长春解放40周年之际,正式竣工落成。
(1)材料一中“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开始于哪次事变?
(2)材料二中使“长春获得解放的战役”是什么?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2月12日,两位将军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势力,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两位将军”指的是哪两个人?
(2)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何人到西安参加谈判?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有哪些影响?

3.选择题(共21题)

12.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狼狈逃出北京城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咸丰帝
13.
1856年,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的是(   )
A.陈玉成B.箫朝贵C.杨秀清D.李秀成
14.
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5.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真受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的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7.
兴中会成立的地点(   )
A.广州B.武汉C.檀香山D.法国巴黎
18.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金田起义B.萍浏醴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
19.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   )
A.推翻清政府B.学习西方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机
20.
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福州船政局B.汉阳铁厂
C.安庆内军械所D.江南制造总局
21.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22.
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4.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实现共产主义D.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5.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的这所“军官学校”的创办者(   )
A.周恩来B.袁世凯C.孙中山D.李大钊
26.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
A.红军长征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北伐战争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27.
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
28.
下列城市中,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
A.天津B.沈阳C.北平D.徐州
29.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台儿庄战役
30.
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马路天使》D.《渔光曲》
31.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清朝末年D.抗战胜利初期
32.
名画《愚公移山》的作者(   )
A.老舍B.齐白石C.徐悲鸿D.聂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5道)

    综合题:(6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