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五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4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9

1.综合题(共2题)

1.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派别的活动?结合这则材料分析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材料一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民国建立后国民在思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后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
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
(2)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趁虚而入,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4)材料四中的图一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件事的解决对当时改善国共关系起到什么作用?
(5)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
(6)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选择题(共21题)

3.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中国的心脏插习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的出现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4.
2017年6月26日,南京市禁毒委在静海寺广场举行了禁毒主题雕像“林则徐像”揭幕仪式,以此弘扬哪一历史事件的斗争精神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5.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内容属于大纲规定的是
①减租减息政策
②实行耕者有其田
③没收地主土地
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6.
1856年夏,太平军取得了攻破江北、江南大营的胜利,杨秀清更加居功自傲,他伪托“天父下凡”,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原为“九千岁”),.“天京内讧”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的杨秀清遭杀身之祸。上述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衰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力量强大
B.外国武装支援
C.缺乏优秀将领
D.内部权力斗争
7.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8.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9.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10.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1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
《时务报》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
B.B
C.C
D.D
12.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13.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
14.
《申报》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则将五四运动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外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
A.文献记录能准确还原历史真相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模糊不清
C.立场不同会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D.爱国就要排除一切外来因素
15.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阅读材料我们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学生是因为听到了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战争的消息开始罢课的
B.工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没有任何成果
D.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斗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6.
以下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17.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8.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D.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最能说明
A.中国是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B.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量兵力
C.日本在中国战场投人了全部兵力
D.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打败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0.
“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21.
***和蒋介石唯一的一张在重庆的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22.
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