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不可轻易放过。
——《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漫画“洋人的朝廷”,如下图

——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1):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指什么事件?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对有中国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去年指的是哪一年?这次战争结果怎样?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的漫画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4):田中奏折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世界的野心。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事变,先后侵占中国东北和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不可轻易放过。
——《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漫画“洋人的朝廷”,如下图

——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1):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指什么事件?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对有中国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去年指的是哪一年?这次战争结果怎样?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的漫画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4):田中奏折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世界的野心。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事变,先后侵占中国东北和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西方炮舰面前,中国被迫汇入了近代文明的大潮,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代科学也在缓慢地进步。……
材料一:1902年在《大公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其条件是:“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四:“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材料五:见下表

(1):与《大公报》同一时期的著名报刊还有哪一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社会风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读材料二,说说材料中的变法是指什么?是什么揭开此次变法的序幕?变法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是哪一所?科举制度于哪年废除?(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名确表达了著此书的目的是什么?近代中国哪一事件将此思想付诸实践?此事的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的作者是清末状元实业家,他叫什么名字?他的主张是什么
(5):以上材料都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在西方炮舰面前,中国被迫汇入了近代文明的大潮,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代科学也在缓慢地进步。……
材料一:1902年在《大公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其条件是:“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四:“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材料五:见下表

(1):与《大公报》同一时期的著名报刊还有哪一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社会风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读材料二,说说材料中的变法是指什么?是什么揭开此次变法的序幕?变法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是哪一所?科举制度于哪年废除?(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名确表达了著此书的目的是什么?近代中国哪一事件将此思想付诸实践?此事的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的作者是清末状元实业家,他叫什么名字?他的主张是什么
(5):以上材料都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3.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一

材料二:下图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某某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材料三:如组图



材料四: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事件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请你判断材料二中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组图反应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事件?此段共产党领导军队的番号称为什么?其间“确立以***为核心正确领导”的会议是什么?此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的时间是?结果怎样?有什么重大影响?
(5):根据材料和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材料一:如下图一

材料二:下图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某某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材料三:如组图



材料四: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事件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请你判断材料二中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组图反应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事件?此段共产党领导军队的番号称为什么?其间“确立以***为核心正确领导”的会议是什么?此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的时间是?结果怎样?有什么重大影响?
(5):根据材料和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4.
法国大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撰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八国联军 | B.美英联军 | C.英法联军 | D.英日联军 |
6.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8.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 D.慈溪之战,击毙华尔 |
9.
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10.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
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
C.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 |
11.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A.戊戌变法 |
B.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洋务运动 |
12.
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对洋务派的认识评价正确的是(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
C.改革政治体制,强兵富国 | D.革新思想文化,以夷制夷 |
14.
“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五四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5.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17.
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A.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
B.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
C.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 |
D.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得以北移 |
19.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20.
参考下图: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延安隆重召开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如何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它是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八大 |
21.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
A.卢沟桥事变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22.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 | B.淮海战役 |
C.辽沈战役 | D.平津战役 |
23.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
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
25.
假如你是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的青年学生,你能看到的历史现象是
①街道上有许多留长辫的男子
②有的人到照相馆照相
③报童在街道上叫卖《申报》
④市民观看电影《定军山》
①街道上有许多留长辫的男子
②有的人到照相馆照相
③报童在街道上叫卖《申报》
④市民观看电影《定军山》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6.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8.
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 D.研制了“两弹一星”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