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在上海订立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二、如前所述,俄国攫取得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一百万平方公里有余。……
三、除鸦片战争已开放的五口外,沿海又开放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琼州这七口,并在长江沿线开放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四口。在新疆,对俄也加开了喀什噶尔一口。
四、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
八、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九、条约中准许华工出国到英、法属地或其他外洋地方作工的规定,当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东南沿海掠卖华工,大批贩运出洋,这种暴虐行为从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十、外国派遣公使以征服者的姿态进驻中国的京城。
——引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答出三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在上海订立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二、如前所述,俄国攫取得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一百万平方公里有余。……
三、除鸦片战争已开放的五口外,沿海又开放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琼州这七口,并在长江沿线开放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四口。在新疆,对俄也加开了喀什噶尔一口。
四、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
八、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九、条约中准许华工出国到英、法属地或其他外洋地方作工的规定,当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东南沿海掠卖华工,大批贩运出洋,这种暴虐行为从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十、外国派遣公使以征服者的姿态进驻中国的京城。
——引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答出三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材料三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二反映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发生什么变化?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材料三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二反映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发生什么变化?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2.选择题- (共18题)
3.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8.
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哪一内容直接相关?(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 割让香港岛 B. 中英协定关税 C. 赔款2100万元 D. 开放五口通商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 旧税率(%) | 新税率(%) |
棉花 | 24.19 | 5.56 |
棉纱 | 13.38 | 5.56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 割让香港岛 B. 中英协定关税 C. 赔款2100万元 D. 开放五口通商
9.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负重,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洋务运动期间 |
10.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无处通商口岸 |
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
D.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
1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
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3.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
14.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5.We arrived at the park in early morn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17.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 |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8.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
19.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
D.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