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坚决捍卫中国领土,寸土必争,寸土不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沙俄分别是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

(2)日本在哪次战争中强占了我国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什么时候钓鱼岛重回祖国怀抱?
(3)我国政府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说明了什么?
(5)目前,中国包括钓鱼岛、南海诸岛在内的领土主权屡屡遭到周边国家和域外大国的挑战。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中国领土寸土不失?
材料一 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沙俄分别是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
材料二 2012年9月10日,我国政府根据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如下图所示。

(2)日本在哪次战争中强占了我国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什么时候钓鱼岛重回祖国怀抱?
(3)我国政府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凤凰网:“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4)日本曾于什么时间侵占南海诸岛?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中国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采取了哪些措施?(5)目前,中国包括钓鱼岛、南海诸岛在内的领土主权屡屡遭到周边国家和域外大国的挑战。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中国领土寸土不失?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和民族屈辱史。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迟至1863年,中国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就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
(1)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指什么?据材料“中国皇帝致函林肯”内容,分析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
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几上肉,任与国之取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搜集》
(2)据材料分析,“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方丧失的权益有哪些?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3)目前“八年抗战”已改为“十四年抗战”,“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4)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据材料指出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 迟至1863年,中国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就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
(1)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指什么?据材料“中国皇帝致函林肯”内容,分析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
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几上肉,任与国之取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搜集》
(2)据材料分析,“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方丧失的权益有哪些?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3)目前“八年抗战”已改为“十四年抗战”,“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4)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据材料指出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意义。
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何不同?器物探索之路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什么特点?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何不同?器物探索之路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什么特点?
4.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和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材料二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三 见国共合作示意图。

(3)请将A、B两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4)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国共双方“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的感受。
材料一 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和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材料二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三 见国共合作示意图。

(3)请将A、B两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4)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国共双方“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的感受。
2.选择题- (共15题)
5.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6.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8.
1924年,孙中山说: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这是因为当时中国( )
①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机会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③北洋军阀在政治上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④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①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机会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③北洋军阀在政治上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④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9.
(2017年山东菏泽卷)下图为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


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B.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D.伟大的抗日战争 |
11.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12.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 B.三民主义 |
C.马克思主义 | D.***思想 |
15.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沦陷 | B.南京大屠杀惨案 |
C.九一八事变爆发 |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6.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17.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
A.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 B.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
C.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18.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申报》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
B.商务印书馆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C.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D.20世纪30年代老舍创作的《子夜》深刻放映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