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 第1-2单元检测题2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4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0

1.判断题(共3题)

1.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3.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综合题(共3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年份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数量(箱)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

(1)鸦片的输入,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当今世界毒品泛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禁毒”工作刻不容缓。请你为我们的“禁毒”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人括号内)(    )
6.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3.选择题(共12题)

7.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8.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历程
C.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9.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0.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11.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
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不大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2.以下电子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是(   )
13.
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14.食物链中的箭头方向,应该由(     )。
15.
“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
B.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C.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17.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的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