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海国图志》,提供了国人亟须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 中国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人说实现了,有人说没有实现,为什么?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该运动的前期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4)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海国图志》,提供了国人亟须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 中国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人说实现了,有人说没有实现,为什么?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该运动的前期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4)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2.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周年的峥嵘岁月值得纪念和庆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 刘伟强执导,刘烨、 朱亚文、欧豪、刘昊然、马天宇、马伊琍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
(1)看了电影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创建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名称。
材料二 ***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请说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时期?
(4)从1947年开始,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哪些主要军事行动?(至少回答出2次)
材料一 《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 刘伟强执导,刘烨、 朱亚文、欧豪、刘昊然、马天宇、马伊琍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
(1)看了电影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创建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名称。
材料二 ***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请说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时期?
(4)从1947年开始,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哪些主要军事行动?(至少回答出2次)
2.选择题- (共11题)
3.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5.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6.
“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并且从此永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新中国的成立 |
8.
学者张益民认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领导人重新探讨社会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对农业中国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及行动方向的转变是( )
A.农民运动到城市暴动 | B.乡村到城市 | C.反蒋到联蒋 | D.城市到乡村 |
9.
有人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了一个灯谜,“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争议较大,其中有两个:屈原(原子弹)和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都正确,准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
B.都正确,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
C.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
D.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
10.
1945年9月,***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这说明( )
A.***尊重蒋介石的安排 | B.蒋介石是真心与***谈判的 |
C.共产党努力谋求和平民主 | D.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根本矛盾 |
11.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