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6题)
2.综合题- (共2题)
7.
【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8.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 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材料二: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 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2)材料二中“军人”是指什么人?
材料三: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3)材料三的“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战后“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材料二: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 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2)材料二中“军人”是指什么人?
材料三: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3)材料三的“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战后“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选择题- (共17题)
9.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12.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下图相比,我们从下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13.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
A.《辛丑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南京条约》 |
17.
下面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
首年:认子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
首年:认子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
A.促进科举考试 | B.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
C.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 D.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19.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2.
1916 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 )
A.封建统治 | B.殖民统治 | C.北洋军阀统治 | D.帝国主义统治 |
23.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等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建立了中华民国 |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2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魏源 | B.严复 | C.李大钊 | D.胡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