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3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材料三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又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接着,英国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慌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国谈判,后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材料四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为此,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所述指什么事件?该事件与材料二事件有何关系?
(4)根据材料四,请你判断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有什么重大影响?
(5)从材料所述史实,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歌谣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  1911年后出现的风靡一时的漫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割地求和”指签订了什么条约?
(2)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列强发动了一次什么战争?战后与中国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3)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抵抗。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并简要说明其英雄事迹。
(4)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中国谋幸福”而领导的革命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誓词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请列举两例该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名称。李鸿章等人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临时大总统是谁?他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列举这一运动中除陈独秀外的两位代表人物。
(5)请概括上述几次运动即中国近代探索历程的发展特点。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材料二  ……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材料三 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新世纪的曙光”是指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最先由谁介绍到中国的?后来成为哪一党派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中国代表是在什么会议上作的发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我们该如何学习这一运动精神?
(3)材料四的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此次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什么关系?

2.选择题(共25题)

5.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6.
在列强瓜分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7.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指今天的哪座城市?
A.天津
B.北京
C.南京
D.东京
8.
1987年,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世界禁毒第一人”的伟人是
A.林则徐
B.道光帝
C.关天培
D.陈化成
9.
“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左宝贵B.邓世昌C.徐邦道D.丁汝昌
10.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11.
在中英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赔款2100万银元B.割香港岛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12.
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虎门销烟阻止了列强的鸦片贸易B.列强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沙俄企图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D.英、法两国企图抢劫圆明园
13.
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洪秀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
B.抗击洋枪队
C.火烧圆明园
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14.
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A.拆毁大沽炮台B.严禁人民反帝C.驻兵保护D.允许开设工厂
16.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7.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左宗棠收复新疆D.李鸿章收复新疆
18.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与此挽联相关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9.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20.
下图漫画反映的这场运动是
A.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B.农民革命战争
C.思想解放运动
D.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1.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    )
A.科学B.求富C.自强D.民主
22.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机关刊物是( )
A.《民报》B.《万国公报》C.《湘学报》D.《知新报》
23.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
24.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董必武D.鲁迅
25.
学者徐中约曾写到:“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6.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爆发了五四运动
27.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
A.深人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29.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