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友好往来,又有矛盾与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时哪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2)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向矛盾与冲突不断,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3)“一战”后,哪一国际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为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美国主导召开了哪一次国际会议?
(4)当前中日之间矛盾与冲突仍然不断,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时哪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2)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向矛盾与冲突不断,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3)“一战”后,哪一国际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为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美国主导召开了哪一次国际会议?
(4)当前中日之间矛盾与冲突仍然不断,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综合题- (共4题)
2.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以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人类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的事件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在其影响下,距今9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有两个特殊的德国人,他们不像其他思想家那样研究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他们把这种研究的理论成果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并在《共产党宣言》中给予了明确的阐述。他们是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新时代。
材料二:***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1)材料一中的“两颗巨星”指的是马克思和谁?(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以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人类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的事件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在其影响下,距今9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
(1)图一相关的宗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该宗教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请举两例与此宗教有关的生活用语
(2)从图二、图三任选一副图,概括说明其价值。三个建筑除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外,今天还发挥着哪些相同的功能?

(1)图一相关的宗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该宗教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请举两例与此宗教有关的生活用语
(2)从图二、图三任选一副图,概括说明其价值。三个建筑除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外,今天还发挥着哪些相同的功能?
5.
(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或革命后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3)法律是人民利益的可靠维护。美国内战中初期北方失利,林肯总统通过颁布哪两部法律文件激发了包括黑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扭转了战局?
回顾近代世界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近代反封建的斗争,经历了从思想解放到立法,再从立法到政治实践的过程。近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法制社会,法律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世界上有哪两次对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写出其名称)(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或革命后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3)法律是人民利益的可靠维护。美国内战中初期北方失利,林肯总统通过颁布哪两部法律文件激发了包括黑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扭转了战局?
3.选择题- (共16题)
6.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
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
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9.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这里的“彻底”主要是指( )
A.宣言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
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
C.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D.宣扬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
10.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你认为材料中所述“英国成为海盗”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对外侵略扩张 |
B.新航路开辟使贸易中心转移,英国凭借便利的地理位置进行殖民掠夺 |
C.英国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霸主,占据了广阔的殖民地 |
D.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英国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
11.
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写的拿破仑历史剧本有下列内容。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拿破仑加冕时使用电灯照明 |
B.拿破仑的办公桌上放有《物种起源》 |
C.拿破仑坐火车去视察法国的工厂 |
D.拿破仑听取大臣汇报《法典》起草进程 |
13.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
C.1804年章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D.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 |
14.
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很多革命者的初衷是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但结果却是以革命和人民的名义迎来了独裁统治。下列革命的过程,未曾出现这种情况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C.美国独立战争 | D.辛亥革命 |
16.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伯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意大利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这种情况最能说明一战的( )
A.原因 | B.性质 | C.特点 | D.影响 |
19.
下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 )


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有权 |
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 |
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