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龙岩一中分校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3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8/14

1.简答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 “我们卫国从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队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导致了材料二这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发生,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2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说明了他怎样的决心?(2分)
﹙3﹚《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针对近年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的纠纷,《马关条约》划线部份内容的签署,能够说明什么?﹙4分﹚
﹙4﹚近期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请你就此谈谈看法。﹙2分﹚
2.
中国近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是创办报刊。报刊也因此成为各种政治力量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的阵地。观察下列图片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要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宣传了怎样的思想或政治主张?(6分)

(2)分别说出实践这些思想或政治主张的相应历史事件及相关内容。(6分)
与图一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与图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与图三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材料三:以下三位是参加某个会议的与会代表:***、董必武、陈潭秋
材料四:……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 “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2分)
(2)根据材料三、四,这个会议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2分)
(3)请举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4)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3分)

2.判断题(共6题)

4.
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
5.
拉开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是百日维新。
6.
某同学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1911年,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该同学的说法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7.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蒋介石等三个军阀。
8.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校长。
9.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闽西革命根据地。

3.选择题(共30题)

10.
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兴办洋务运动以求富国强兵。这位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11.
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12.
下列选项能够充分证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 (  )
A.打开中国市场B.维护鸦片贸易C.割占中国领土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13.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14.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15.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16.
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
A.关天培B.琦善
C.林则徐D.道光帝
17.下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1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1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20.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
21.
在戊戌变法中,拒绝逃往国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的英雄人物是(  )
A.谭嗣同B.康有为
C.梁启超D.康广仁
22.孙中山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23.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24.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25.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26.
广东省的中山市,湖北武汉的中山大道,都是为了纪念
A.孙科B.袁世凯
C.孙中山D.陈独秀
27.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给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28.
陈独秀在某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反对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29.
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的四个学习专题,其中正确的是
A.曾国藩与太平天国B.洪秀全与洋务运动
C.胡适与《庶民的胜利》D.陈独秀与《新青年》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强”和“求富”的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到了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材料二: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年份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工厂数

33

34

29

23

材料三: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强”和“求富”的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到了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材料二: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年份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工厂数

33

34

29

23

材料三: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32.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A. 南昌起义 B. 广州起义
C. 秋收起义 D. 武昌起义
3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34.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3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3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
37.
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A.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扩大国民政府的辖地D.锻炼国民革命军,提高其战斗力
3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开始付诸实践于(  )
39.
井冈山是我国传统的革命教育基地。下列历史事件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C.***.朱德两支革命队伍会师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