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3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元;……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清)·丘逢甲
材料三 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英国割占了中国的什么地方?请用一句话说明这一条约的影响?
(2)材料二的诗句“去年今日割台湾”中的“去年”指的是哪一年?“割台湾”的条约是什么?这一条约是在什么战争后签定的?
(3)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规定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叶圣陶·日记
材料二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叶圣陶的日记,这则日记最可能记于哪一年?与这则日记相关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万恶政府”叫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这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你认为说辛亥革命是个“飞跃”的理由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厂房
请回答: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什么主张??魏源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
(2)请列举材料二中“洋务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3)结合材料二、三,说一说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创建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分)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是什么?
(4)洋务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2题)

4.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农民起义。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B.李自成农民起义
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6.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舰队在黄海海域袭击了北洋舰队。在激战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李鸿章
7.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义和团运动先后在山东、直隶等地广泛开展起来。义和团打出的旗号是(  )
A.师夷长技B.自强求富C.扶清灭洋D.民主科学
8.
有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创立拜上帝会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制定《资政新篇》D.定都天京
9.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日”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曾经发生了( )
A.鸦片战争B.虎门硝烟C.火烧圆明园D.黄海海战
10.
下图是圆明园废墟。把曾经是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废墟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爆发了金田起义,起义军号称“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B.杨秀清C.韦昌辉D.石达开
12.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D.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13.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14.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事件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下列曾是新文化运动口号的是( )
①自强 ②求富 ③文学革命 ④“打孔家店”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
下图是清政府于1861年1月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的正门图。这一机构设立的客观积极作用不包括(  )
A.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趋势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D.使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化
17.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中外纪闻》的创办
C.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
在维新变法中献身变法,在刑场上吟诵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志士是( )
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宋教仁
19.
经过洋务运动。中国并没有强盛起来。一些志士仁人在探究其中的原因,寻找救国的方法,“维新变法”就是他们找到的出路之一。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梁启超B.李大钊、胡适
C.李鸿章、左宗棠D.曾国藩、张之洞
20.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北洋军阀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满清贵族
21.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B.日本C.俄国D.德国
22.
下列报刊中,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
A.《申报》B.《万国公报》
C.《民报》D.《新青年》
23.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4.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鸦片战争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林则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组织编译的近代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地理方面的著作是( )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时局图》
25.
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这是因为严复( )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
B.发起“公车上书”,鼓吹变法
C.译述《天演论》,系统介绍了进化论学说
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科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