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怕,回答问题(8分)
请回答:
(1) 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2分)
(3) 图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发生在哪一年?(1分) 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4) 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分)

请回答:
(1) 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2分)
(3) 图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发生在哪一年?(1分) 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4) 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外实力发展悬殊的原因有哪些?(2分)
(2) 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3) “三次灾难性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分)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 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1分)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外实力发展悬殊的原因有哪些?(2分)
(2) 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3) “三次灾难性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分)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 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1分)
2.简答题- (共1题)
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哪一著作?其作者是谁?(2分)
(2)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的名称是什么?负责设计和修建这一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谁?(2分)
(3)请写出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1分)
(4)请写出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的名称。它是哪一事件保留的唯一措施?(2分)
(1)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哪一著作?其作者是谁?(2分)
(2)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的名称是什么?负责设计和修建这一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谁?(2分)
(3)请写出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1分)
(4)请写出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的名称。它是哪一事件保留的唯一措施?(2分)
3.选择题- (共9题)
11.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名闻天下?
A.中共“一大”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国民党“一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