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说“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是因为在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2)说“它见证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一个新政权,它的名称是?
(3)“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杀戮”指的是什么事件?
(4)“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 京师同文馆 | 1862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 安庆内军械所 | 1861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 轮船招商局 | 1872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 汉阳铁厂 | 1890年 |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开商埠等。
材料三: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他们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一派别的活动?安庆内军械所是谁创办的?
(2)材料二是哪一条约的内容?此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考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的人是谁?
(4)材料四中的口号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提出来的?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三例即可)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2)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感悟到哪些长征精神?
材料三: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事件是? 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以“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战役是?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
(4)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2.选择题- (共32题)
①都有割地条款
②都有赔款条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可以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A.民主、科学 | B.民主、进步 | C.科学、进步 | D.民富、科学 |
A.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 D.李烈钧领导护国运动 |
A.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A.朱德 | B.叶挺 | C.贺龙 | D.刘伯承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五四运动的爆发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A.北伐战争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朝鲜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遵义会议 |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快速重塑着城市居民的社交图景。
材料一:邻里相望,鸡犬相闻的美好愿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渐行渐远。在过去的一年多,一款名为“楼里”的手机应用正试图在北京上万个小区,构建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社区共享。
“你有问题,我提供答案;你有盈余,我正好需要;你需要知晓,我分享所见。”由于邻里社区有天然的信任感,搭邻居的车更放心、转让二手物品时对价格没那么敏感,所以社区共享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材料二:北京某社区民警,通过“楼里”APP向辖区居民分享了一则“警情提示”,通报社区里发生的3起入室盗窃案,提示居民睡前关窗锁门,公布民警联络电话。随后,该社区4000多位注册用户收到楼里推送的紧急通知。
此举获得一片赞誉之声,从单向发布,到双向分享互动,在居民、警民的指尖互动中,民警的亲和力得到了加分。“楼里”不仅接入了社区民警,发布安全提示、回应报警信息,同时还接入了街道办和居委会,将政府公告、社会服务信息纳入其中。
材料三:被分享的不只是经济。中国有句俗话称“远亲不如近邻”,一位妈妈把童车、婴儿衣物等用不到的东西转让给另一位妈妈,同时交流育儿方面心得;同一个社区的大学生们在交换课本和考研资料的同时,也把自己积累的学习体会传授给他人;喜欢某一类数码产品的发烧友们凑在一起互通有无,比交易成功更难得的是为自己的宝贝找到“知己”,价钱甚至变得不那么重要……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快速重塑着城市居民的社交图景。
材料一:邻里相望,鸡犬相闻的美好愿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渐行渐远。在过去的一年多,一款名为“楼里”的手机应用正试图在北京上万个小区,构建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社区共享。
“你有问题,我提供答案;你有盈余,我正好需要;你需要知晓,我分享所见。”由于邻里社区有天然的信任感,搭邻居的车更放心、转让二手物品时对价格没那么敏感,所以社区共享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材料二:北京某社区民警,通过“楼里”APP向辖区居民分享了一则“警情提示”,通报社区里发生的3起入室盗窃案,提示居民睡前关窗锁门,公布民警联络电话。随后,该社区4000多位注册用户收到楼里推送的紧急通知。
此举获得一片赞誉之声,从单向发布,到双向分享互动,在居民、警民的指尖互动中,民警的亲和力得到了加分。“楼里”不仅接入了社区民警,发布安全提示、回应报警信息,同时还接入了街道办和居委会,将政府公告、社会服务信息纳入其中。
材料三:被分享的不只是经济。中国有句俗话称“远亲不如近邻”,一位妈妈把童车、婴儿衣物等用不到的东西转让给另一位妈妈,同时交流育儿方面心得;同一个社区的大学生们在交换课本和考研资料的同时,也把自己积累的学习体会传授给他人;喜欢某一类数码产品的发烧友们凑在一起互通有无,比交易成功更难得的是为自己的宝贝找到“知己”,价钱甚至变得不那么重要……
A.张謇 | B.侯德榜 | C.卢作孚 | D.荣德生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