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徽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30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5

1.综合题(共2题)

1.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城市或屈辱或荥光的标签,以下是四幅与南京有关的照片。再现了南京或屈辱或荣光的历史,结合图片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条约?
(2)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3)在南京制造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的刽子手是哪个国家?在这场大屠杀中有多少同胞被杀害?
(4)看到图二的画面,回忆这段历史,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5)图三所示是哪次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6)图四是哪次战役取得的成果?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
2.
下面是《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片段一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片段二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片段三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标志事件和过程中最重大的事件。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长征是一个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
(4)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2.选择题(共27题)

3.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尼布楚条约》
4.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5.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D.百日维新的失败
6.
“‘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7.
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成立同盟会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成立中华民国
④领导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A
B.B
C.C
D.D
9.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0.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又以制器为先”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1.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张之洞B.李大钊、胡适C.康有为、梁启超D.曾国藩、奕訢
13.
根据关键词“黄埔军校”“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归纳一个学习主题,以下最准确的是
A.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B.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C.发展变化的国共两党关系
D.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14.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由此可知该纪念馆是
A.北伐战争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红军长征纪念馆
D.辛亥革命纪念馆
15.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
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C.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16.
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
B.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
D.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好
17.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
18.
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
B.发表过《庶民的胜利》
C.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19.
“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
A.1840年B.1919年
C.1921年D.1949年
20.
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分别在台儿庄和平型关大捷中取得胜利,指挥官分别是
A.李宗仁朱德
B.李宗仁彭德怀
C.张自忠彭德怀
D.李宗仁林彪
21.
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与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22.
下面知识卡片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2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14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两者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
D. 台儿庄战役和七七事变
24.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5.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6.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7.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申报》
B.三联书店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28.
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你可以做到的事有
①去京师大学堂参观
②晚上读读《申报》
③到商务印书馆打工
④约朋友看电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
19世纪末,状元实业家张骞为“实业救国”创办了()
A.大生纱厂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D.汉阳铁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