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办洋务也好,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过?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 各地组织的学会和创办的报刊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表
(1)材料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李鸿章的说法。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述的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种观点,说明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办洋务也好,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过?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 各地组织的学会和创办的报刊
名称 | 地点 | 名称 | 地点 | 简况 |
强学会 | 北京 | 《时务报》 | 上海 | 维新派的重要刊物,影响极大。 |
励学斋 | 西安 | 《国闻报》 | 天津 | 严复主持,发表过译著《天演论》。 |
农学会 | 广州 | 《湘学报》 | 长沙 | 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 |
蜀学会 | 成都 | 《知新报》 | 澳门 | 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 |
南学会 | 长沙 | 《直报》 | 天津 | 严复在此刊上发表了《原强》《救亡决论》等论文。 |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表
观点 | 观点的主要内容 |
观点一 |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观点二 |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观点三 | 戊戌变法失败,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
(1)材料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李鸿章的说法。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述的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种观点,说明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一副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一个时代的对联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折射了历史和社会生活,反映了许多重大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的对联:
①上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下联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②上联新四军拼命杭日下联老百姓安心过年
③上联杭战胜利一元复始下联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④上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下联五亿群众庆新生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对联中任意选取一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现象,并简要概述(叙述或简介)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叙述或简介)和评价比较准确全面。)
材料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一副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一个时代的对联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折射了历史和社会生活,反映了许多重大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的对联:
①上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下联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②上联新四军拼命杭日下联老百姓安心过年
③上联杭战胜利一元复始下联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④上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下联五亿群众庆新生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对联中任意选取一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现象,并简要概述(叙述或简介)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叙述或简介)和评价比较准确全面。)
2.选择题- (共26题)
5.
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说,“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里,雨果描述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洗劫北京 |
B.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圆明园 |
C.日军入侵旅顺,并屠城 |
D.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烧杀抢劫 |
7.
《辛丑条约》的哪一条规定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D.赔款白银4.5亿两 |
8.
通观中国近代史,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 )
A.制度变革→文化变革→器物变革 |
B.器物变革→文化变革→制度变革 |
C.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文化变革 |
D.文化变革→制度变革→器物变革 |
9.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二次革命 |
1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主要是因为它
A.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
B.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
C.是资产阶级制定并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 |
D.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法律文件 |
17.
下列各项是对近代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一组的是
A.“宋案”发生→“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 |
B.“宋案”发生→护国战争→“二次革命”→五四运动 |
C.“二次革命”→“宋案”发生→护国战争→五四运动 |
D.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宋案”发生→五四运动 |
18.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23.
1945年8月,***到重庆,《大公报》说:“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其主要依据是
A.消除了内战重启的威胁 |
B.使人民看到了和平民主的希望 |
C.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粹 |
D.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
27.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的特征是
A.东南各省的变化小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
B.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
C.与民众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无关 |
D.大中城市的变化与广大乡镇的变化基本相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