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2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1

1.综合题(共3题)

1.
有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该条约相关的战争爆发于哪一年?该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二: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美国纽约《世界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曾经单独地与近代清朝发生了哪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最终使得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
材料三:清朝统治结束后,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更加疯狂的侵略活动。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该事件成为日本侵华战争的起点,同事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该事件指的是什么事件?以此为起点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多少年?
2.
有人也认为“中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材料一:继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晚晴政府统治集团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这场运动中,洋务派提出了哪两个口号?与之相对应分别发展什么工业?(请注意作答顺序)
材料二: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识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孙逸仙”的革命思想可以被称为“三民主义”,请简要说明该思想。
材料三:辛亥革命“把皇帝从他的宝座上踢下来,建立一个没有皇帝的共和国,对于身受专制制度统治的人名,曾经是多么令人兴高采烈的事件”;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革命,为以后的一系列历史发展开辟了道路”(杨尚昆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能够挽救中国,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和黑暗。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是哪场运动的代表人物?“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请注意作答顺序)
材料五:“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此一举了。今与全民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上面这段话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材料六: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分别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九月下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于日军展开激战,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打败日军,共歼敌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1937年秋,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创造和运用了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许多独特的绽放,是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抗战头三年中,海外华侨共捐款飞机217架,坦克217辆,救护车1000余辆,大米10,000袋,药品、服饰等其他物品共计3.5万元,还有数以万计的华侨回国参战。

(6)根据材料六并且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并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
材料一:昨日下午三点多钟,***先生到了重庆。***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件“大喜事”是什么事件?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了什么文件?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至80的土地,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在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至30的土地,终结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这次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了什么文件?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莫有,并且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到三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2.选择题(共49题)

4.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京事变”的“天京”指的是
A.北京B.南京C.东京D.开封
5.
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虎门销烟   
②火烧圆明园    
③《马关条约》  
④义和团运动
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内战烽火D.殖民扩张
6.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焙偿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减.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7.
……的签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文前省略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律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的》
8.
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被称为“鸦片战争”。该战争使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
9.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
A.雅克萨
B.台湾
C.新疆
D.西藏
10.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11.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目的是
A.救亡图存B.公车上书C.创立民国D.废止科举
13.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15.
下图为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反映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
梁启超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宣扬革命B.发展科技C.抵御外侮D.维新变法
17.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8.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①组织兴中会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创建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下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渡江战役D.吴起镇会师
20.
一位西方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战略转移”是指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21.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洋务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2.
秋收起义受挫后,***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川陕革命根据地
23.
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24.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5.
下列***诗词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A.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D.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6.
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B.长沙会战
C.百团大战D.台儿庄大捷
27.
下面的几个时间是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战斗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8.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A.彭德怀B.杨虎城C.张学良D.李宗仁
29.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0.
“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1.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  )
A.国民革命B.十年内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33.
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被称为国家公祭日。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
A.卢沟桥事变B.南京大屠杀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34.
“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35.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人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36.
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37.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四一二政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8.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39.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40.
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41.
漫画多以含蓄、隐讳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2.
最早把***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五大
43.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4.
(题文)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45.
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46.
以下近代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47.
创作《黄河大合唱》的人民音乐家是
A.徐悲鸿B.聂耳
C.冼星海D.鲁迅
48.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变法图强
49.
民国之初,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主要体现出(   )
A.平等思想B.迷信思想C.爱国思想D.科学思想
50.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商务印书馆    B. 三联书店 C. 京师同文馆    D. 京师大学堂
51.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英雄交响曲》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D.《游击队之歌》
52.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最能说明
A.中国是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B.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全部兵力
C.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量兵力
D.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摧毁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