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2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对外战争中,李鸿章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掀起了洋务运动。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材料五  1912年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合资创办了福新面粉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了六家。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却屡遭挫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
(4)请引用材料四原文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福新面粉厂在一战期间获得厚利的原因和一战后屡遭挫折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材料二看党和国家实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中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选择题(共26题)

3.
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封建主义、建立政权。你认为他最有可能学习的是(  )
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
4.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
以下关于虎门销烟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B.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
C.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D.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6.
鹿晗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即1939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后,一位历史老师问鹿晗: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鹿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民国二十五年B.民国二十六年C.民国二十七年D.民国二十八年
7.
戊戌变法法令与洋务运动措施相似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兴办新式学堂
8.
孙中山主张“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这段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9.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0.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1.
如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时间
a年
b年
总人数
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
约12万余人
组成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
18.7%、19.1%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
76.6%、7.2%
 
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
12.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上海、南昌、遵义、吴起镇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中共首义 军旗升起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D.日出东方 开天辟地
13.
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实际上始于五四运动,完成于1922年中共二大的召开。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的起点定于五四运动,其依据是(  )
A.五四运动开始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在五四运动中,中国人第一次鲜明地举起了反帝的旗帜
D.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
14.
***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昌起义取得胜利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D.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5.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6.
“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17.
以下所示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的目录。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
第三章国民政府的外交对策
第1节
开展对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
第2节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
第四章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节
国民政府政治上的变动
第2节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
 
A.国共内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8.
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下对这一公祭仪式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    
②加强军备,积极备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③维护和平、正义、良知,避免悲剧重演 
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血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0.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的时间,是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工农红军的改编
D.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
21.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电影《甲午风云》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22.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B.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歼敌一万余人
C.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1949年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23.JavaScript程序文件的扩展名一般是(   )
24.JavaScript程序文件的扩展名一般是(   )
25.JavaScript程序文件的扩展名一般是(   )
26.
……毫无疑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消耗,不仅使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的商品输出,腾出了部分中国市场,而且更需要大批的中国轻工业产品输入欧洲,相反,在列强资本垄断下的采煤、冶炼、机器制造等重工行业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速度根本无法与轻纺工业相比。由此可见,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
A.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B.辛亥革命的推动
C.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善D.各地不断掀起的抵制洋货斗争
27.
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志愿军遗骸上午回国。下列事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西藏和平解放
C.上甘岭战役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28.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