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说道:“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的,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四: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4)材料四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5)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1945年召开了中共七大,写出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说道:“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的,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四: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4)材料四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5)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1945年召开了中共七大,写出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
2.
(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
(天朝梦碎)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艰难寻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国家统一梦)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分离和一次回归?
(5)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天朝梦碎)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艰难寻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国家统一梦)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分离和一次回归?
(5)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46题)
5.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6.
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10.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的实施( )
A.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 B.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 |
C.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12.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
B.割占土地 |
C.增辟通商口岸 |
D.获得赔款 |
13.
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二十一条” |
19.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
22.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中国同盟会 | B.武昌起义 |
C.中华民国 |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30.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 D.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3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34.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 B.①②④⑦⑥③⑤ |
C.①②④⑥⑦③⑤ | D.①⑦②④⑥③⑤ |
35.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的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38.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
39.
(2017年山东威海卷) 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 ”是( )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B.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 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
42.
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43.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挺进大别山 | B.渡江战役 |
C.淮海战役 | D.转战陕北 |
44.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4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